第十一章 巴山蜀水

1935年3月,川北、湘西與陜南

前景未蔔的大戰即將爆發,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有些焦灼不安。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央紅軍在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後,突然南下向烏江急促前進。那一天,貴州中部和北部風狂雨暴,而在數百公裏以外,四川北部與陜西、甘肅交界處卻是天清月朗——沒有證據表明徐向前對中央紅軍此刻的行動和位置有確切的了解,他僅僅依據幾天前的一封電報得知中央紅軍在黔北的土城受阻,已經被迫放棄了進入川南北渡長江的計劃,現正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追堵中頻繁移動——“他們的情況很不好。”多年後徐向前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從鄂豫皖向川陜邊轉戰途中嘗過那種苦頭。部隊連續行軍,吃不上飯,睡不好覺,疲勞得要死,仗怎麽能打好?不是親身經歷過的人,很難懂得這一點。”

春月朦朧,夜風拂面。

這個晚上,嘉陵江東岸蔥蘢的大山中,正在進行著一個驚人的舉動:距離江邊三十公裏的一個山坳裏,天剛黑下來,突然湧進來數十支人流。這些由紅軍官兵和當地百姓組成的人流,擡著上百條剛造好的大木船和數十只大小不一的竹筏,以及數十個體積巨大的浮橋構件,沿著彎曲陡峭的山路,向那座叫涼風埡的大山主峰緩慢移動。不許點火把,不許喊號子,只有紅軍幹部們小聲的督促聲,還有很快便回響起來的如同悶雷般的粗重喘息聲。沉重的浮橋構件在一寸寸地蠕動,粗大的繩索把百姓和戰士的肩膀都磨出了血。在山路險峻的地方,由於無法轉彎,上百條巨大的木船被直立了起來,使夜色中的陡峭山崖猶如長出了無數的尖峰。不斷地有人在移動和保護木船的時候從山崖上跌落下去。船體撞擊在巖石上,發出驚心動魄的悶響,驚飛了一群又一群夜宿的鳥兒。

這些船全是嶄新的,船底的木板還沒有完全幹燥。聽說紅軍要在山裏造船,當地的老人們很驚訝,他們從沒聽說過不在水邊而在山裏造船的。但在紅軍民運幹部的動員下,百姓們很快就忙碌了起來,老船工、木匠和鐵匠都帶著工具背著幹糧來了。沒有手藝的青年農民砍大樹、搬運木材,婦女和孩子們收集廢銅爛鐵,鐵匠晝夜拉著風箱打造鐵釘和鐵件。船造好了,工匠們還在船幫上寫上了“革命成功”的標語,像打扮女兒出嫁的花船一樣把船裝扮了一番。體積巨大的船在山裏造好了,必須把它們擡出山去。老人們這下更驚愕了:“哪個見過船走旱路的?紅軍這是要幹啥子事?”

作為當時中國紅軍中最具實力的紅四方面軍的軍事將領,三十四歲的徐向前從相貌上看與國民黨報紙刊登的和國民黨官兵議論的模樣相去甚遠,以至於曾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和他近距離相遇過的一位國民黨軍官多年後回憶說:“當有人告訴我,那個身材單薄得如同一個文弱的鄉村教師的人就是徐向前時,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因為在那場戰鬥中,他手下的紅軍個個赤膊袒胸,掄著大刀兇猛異常。”這位著名的共產黨人和紅色武裝的將領,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響,他沉穩甚至有些寡言的性格、樸實正直的道德風範、強悍威猛的軍事指揮藝術,以及在經歷了無數殘酷的戰爭之後成為共和國元帥的經歷,共同組成了他不同尋常的傳奇人生。

徐向前的書生模樣至少和他人生經歷中的某一階段相吻合,這個出生在中國山西北部五台山附近的農村青年曾經是一名教師。徐向前出生時,徐家家道已嚴重衰落,幾畝薄田勉強維持全家溫飽。他的父親二十歲中了秀才之後,放棄仕途到遙遠的內蒙古做教師。受家庭傳統的影響,徐向前從十歲起開始讀書,但很快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他沒有按照母親的心願去當木匠,而是去了河北的一家書店當了學徒。兩年後,他考入山西省府太原的一所師範學校。這所由閻錫山創辦的師範學校儼然是一所軍校,課程除了數學、歷史、地理、心理學、教育學、音樂和美術外,還有嚴格的軍事課程。在這所學校裏,農家子弟徐向前第一次穿上了軍裝。軍事課的教員都是閻錫山部隊中的營級軍官,其中一個叫張蔭梧的教員後來官至國民黨軍上將。張蔭梧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在他的學生中,那個無論從相貌上還是從性格上最不可能成為職業軍人的青年,日後竟然成了他在戰場上最可怕的對手之一。

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徐向前當了小學教師。他還結了婚,妻子的名字很有書卷氣,叫朱香蟬,第二年出生的女兒名字也充滿書卷氣,叫松枝。女兒松枝剛滿周歲的時候,鄉村教師徐向前作出了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決定:報考黃埔軍校。那一年他二十三歲。徐向前被錄取了,後來他始終記得開學的那天孫中山講過這樣的話:“作為革命黨人,一生一世都不要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救國救民的事業。革命黨的精神沒有別的秘訣,秘訣就是不怕死。”黃埔軍校校長是國民黨主席蔣介石,政治部主任是共產黨人周恩來,軍事總教官是國民黨人何應欽,教授部主任是共產黨人葉劍英。徐向前加入了國民黨,繼而參加了北伐戰爭,成為孫中山衛隊中的一員。孫中山逝世後,他被調到了馮玉祥的部隊任團副,但是沒過多久,在與軍閥張作霖的作戰中他所在的部隊被打散。徐向前回到了家鄉,妻子朱香蟬已經病逝。這是徐向前人生中的苦悶時期。國民黨人對共產黨人的屠殺令他開始思考嚴肅的政治信仰問題:是三民主義好?還是共產主義好?思考的結果是,他再次離開了家鄉和女兒,在充滿白色恐怖的上海找到共產黨組織。那是一九二七年,二十六歲的徐向前從此走上了一條萬般艱險但卻終生無悔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