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開荒蠻文皇施教化 論民生魏徵奪人情

  

“陛下,你管,還是不管?”蕭瑀的表情有些委屈,他果決地問李世民。

“這些事情有些是要管的,可要查清楚再問罪。”

“陛下,你這是在為小人們開脫!陛下,臣生氣了,臣不滿!”

“滿意不滿意你都得先回家歇歇,且看明日我如何處理。”

於是蕭瑀走了,一肚子不滿,在從宮中回家的幾重門間,他一直想象著李世民會如何對魏徵進行處罰。

翌日,開會,蕭瑀同學破天荒地顯得很高興,然而,他等了個地老天荒,等到事情都說完了,還是沒等到李世民下達任何處罰決定。唉,說實話,李世民才不想過問這些破事兒呢,面對態度堅決的蕭瑀,他決定不予理睬。

李世民保持了少有的沉默。

蕭瑀不高興了,他露出一副不快的表情,好像在告訴其他人:我錯了嗎?

見李世民沒有要說處罰的意思,蕭瑀同學忍不住發話了:

“魏徵、房玄齡、溫彥博他們有沒有錯?”

“有錯。”

“有錯該不該查辦?”

“該。”

“那為什麽皇上還護著他們?”

“散朝!”

在眾人呵呵笑著四散的時候,蕭瑀委屈地立在了那裏,不肯動彈。他真的好傷心,好難過,他仔細算了一算,自從參與朝政以來,他的意見和建議竟然多數都被李世民忽略了,這日子過得真的很不舒服。如今就是不如往日,想當年先帝當政,他蕭瑀就是說得不對,也沒見有人會如此對待他。

世道變了。

受不了被冷落的感覺,蕭瑀思前想後,覺得已經沒有必要賴在朝堂上不走了。他上書一封,自願退出禦史大夫的行列,只擔任太子少傅,不再過問朝政。畢竟,蕭瑀同學知道李世民雖然頗有虐待他的嫌疑,但終歸是珍愛人才的,自己上書表明心跡,皇上猶豫一番,最後肯定還是會留住他這個人才的。

於是他就這麽上書了。

可令蕭瑀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居然長舒一口氣,直接給許了!

直接許了……

看來世道真的變了,剛勁的蕭瑀決定用這種磨難來磨礪自己的品性,便乖乖跑東宮上班去了。

【開拓進取吧】

打發走這個煩人精後,李世民打算做一件大事。

他看著朝堂之下的文武百官,內心泛起一絲漣漪。自古以來,百官衣服全都是同一種顏色的,這是幾千年來的規矩。從武德四年李淵下衣服詔開始,帝王和百官的衣服才有了定式。武德的衣服詔,除了規定皇帝的著裝外,還列出了群臣穿衣的注意事項。總的來說,群臣的禮服有十種樣式,但官服的顏色是沒有區別的。

如此,百官烏壓壓一片,這要是帝王腦子不好使,一時間還真不知道上奏的人身為何職,是哪個部門的。

因此,八月份的一天,李世民忽然下詔宣布:

從今天開始,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四品、五品官員穿深紅色;六品、七品穿綠色;八品穿青色;至於婦人參拜集會時候所穿,皆從其丈夫。

李世民的這個舉措,曾被有識之士指責為“創立了森嚴的社會等級”。

從李淵頒布詔書之後,百官的職權區分變得非常容易了。

在老爸的基礎上,李世民完善了職權與衣物顏色的搭配。

如果在這件事上,李世民的作為讓一些人不爽,那麽,接下來,他的舉動會讓他們受不了的。

考慮到百姓會因為各種原因遷徙,譬如中原人想要到西域發展啦,胡人向往長安啦,就必須經過邊境。災害年過去後,他要求,所有邊境官員都不去阻撓流民遷徙。一個留不住百姓的國家,不是好國家,李世民對自己很自信。流民事件後,李世民下令,在一些地方開荒。

這次開荒意義重大,因為這兩個地點,一個是費州,一個是夷州。

費州,原本是一片荒蠻之地,流放犯人到嶺南一般就到這裏,相當於今天的貴州。

夷州,是比嶺南還往南的地方,隔著一片海,隋煬帝楊廣同學曾經派人打過,這個地方還有個別名,就叫“琉球”。

大業年間,楊廣同志打過三次琉球。

頭一次,因為語言不通,大軍過海,只擄走了一個人;第二次,大軍打完後,為了表示安慰,只把琉球土著的長矛棍棒給沒收了;第三次,有虎賁郎將率領大軍征討,俘虜男女幾千人便撤退了。第三次的時候,為了解決語言和琉球土著不通的問題,虎賁郎將特意在軍中找到了一個南海昆侖(類似巴布延、菲律賓、馬來西亞人),據說他會講琉球土著話,他負責溝通。

貞觀時期,琉球已經成了大唐的夷州。

後來,我們把夷州叫做台灣。

【刑罰和教化】

一開始,李世民曾對魏徵抱怨說:“真是大亂之後難教化,現在天下剛剛安定,恐怕會很費勁。”魏徵似乎不愛給李世民面子,他反駁,“臣認為陛下在找借口。”李世民有些不懂,魏徵接著解釋,“久安之民驕奢,驕奢則難教;經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就好比餓人吃什麽都香一樣,現在這種情況,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