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敗局(第4/8頁)

盡管昆明輿論激昂得跟朝鮮播新聞似的,但一切都要經過實踐來檢驗。

在這場關乎永歷政權生死存亡的西南對決中,朱由榔、李定國志在必得,清廷卻明顯信心不足,否則也不必派多尼作為“第二梯隊”了。

永歷方面畢竟有十幾萬大軍固守,清廷的三路大軍加起來還不到五萬,所以行動相當低調。特別是作為本次進攻主力的羅托大軍,一路上低調到了“絕對零度”。

低調到“絕對零度”,是什麽情況?羅托大軍二月抵達常德,稀裏糊塗再加悄悄咪咪,於四月占領貴州省會貴陽。

這麽快,莫非抄小道?

沒有!跟清軍進軍福建、兩廣等地一樣,羅托、洪承疇也是一站一站打過來的,湘西的辰州、沅州、靖州,貴州的鎮遠、黃平、平越,一站都沒有漏掉。

唯一的變化是永歷軍稍觸即潰、全線瓦解。

一直打到貴陽附近,才有馬進忠與冷孟飪(時任安順巡撫)率部赴貴陽組織了一些像樣的抵抗。馬進忠、冷孟飪的兵力不多,清軍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一番激戰之後,冷孟飪陣亡,馬進忠率殘部後撤,不久後病死,清軍順利進占貴陽。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兵失其將,將不得兵”的嚴重後果了!什麽“整風”,純粹就是“抽風”!

清廷原先預計湘西有一場惡仗,所以將羅托、洪承疇的東路作為主力,沒想到這一路在李定國的“幫助”下跑得最快,搞得其他兩路“壓力山大”。

趙布泰的南路基本上不會遭遇阻擊,但要取道湖南、廣西,路程稍微遠一些,於五月占領黔南的獨山、都勻,勉強趕上了東路超乎尋常的進度。

三路大軍中,最悲慘的還是從陜西漢中取道四川南下的吳三桂、李國翰部。

吳三桂、李國翰的悲慘,並不是因為碰到四川各路抗清勢力的頑強阻擊,而是遭遇老天爺的“從中作梗”。——從四川順慶府開始,這一路上荒無人煙、荊棘密布,糧食找不到還是小事,連路都找不到。當兵的更慘,明明說好是來打仗的,結果一個敵人的影子都沒見著,整天忙著砍樹。(自順慶而前,大路枳棘叢生,箐林密布,雖鄉導莫知所從。惟描蹤伐木,伐一程木,進一程兵。)

當羅托、洪承疇大軍已經逼近貴陽時,吳三桂的“伐木大軍”才砍到重慶。南明重慶總兵杜子香棄城而逃,吳三桂、李國翰大軍於四月初三扛著砍樹的斧頭進了城。四月十三日,吳三桂、李國翰留下永寧總兵嚴自明、新任重夔總兵程廷俊鎮守重慶,防備川東、川南抗清武裝的襲擊,率大軍繼續南下。

抵達綦江境內,北路大軍的厄運並未終結。吳三桂、李國翰回頭一看傻眼了,大批兵士東倒西歪,吐得一塌糊塗。(溽暑薰蒸,心迷目眩。)沒辦法,只有停下來歇幾天,適應適應水土再說。

四月下旬,羅托、洪承疇大軍已經進占貴陽,吳三桂、李國翰的北路大軍才趕到桐梓境內,連貴州的氣味都沒聞到。(當時四川、貴州以烏江為界,遵義、桐梓都歸四川管轄。)

吳三桂、李國翰四處打望一番,氣得撞墻,直想罵娘:這是什麽鳥地方,仰視不見山頂,俯視不見山底,四處險關,要路沒路。(上則摩於九天,下則墜於重淵,人皆覆澀,馬皆釘掌,節節陡險,一夫可守。)

道路艱險不可怕,可怕的是這裏居然有永歷軍扼險固守!吳三桂抑郁了:咱們上輩子造的什麽孽?

鎮守在此的是劉鎮國,他沒有杜子香這麽無恥,還是很想把清軍狠揍一番。但是,劉鎮國是“整風”之後才調到這裏的,連防區有幾座山頭都沒數清楚。吳三桂壯著膽子一沖,劉鎮國支撐不住,被迫後撤。三十日,清軍進抵遵義,南明守將郭李愛率五千人投降,吳三桂、李國翰終於與貴州近在咫尺了。

五月初三,吳三桂、李國翰抵達貴陽,與羅托大軍會師,幾天後在開州(今貴州開陽)境內擊潰楊武部,回師遵義休整。

這一路,確實太累了!

貴陽淪陷,黔東、黔南盡入清軍之手,遠在昆明的朱由榔、李定國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趕緊在貴州西部組織防禦。

對敵我態勢進行細致分析之後,李定國做出了正面防禦、中心突破、後方牽制“三箭齊發”的作戰部署。

——正面防禦。

七月,李定國率大軍進入貴州境內,在黔西地區組織防禦。具體的部署是李定國駐守關嶺,馮雙禮、白文選駐守安順,祁三升、李如碧進抵平壩,沿貴陽至昆明的大道形成“長蛇陣”布防,對清軍形成節節阻擊之勢。

——中心突破。

“中心”指的是貴州省會貴陽。為了配合正面防禦的展開,李定國派人先期前往貴州,聯絡貴陽附近的土司和官軍向貴陽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