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雄鱷八(第3/5頁)

孟嘗君的門客大怒,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何況打主人,我們這些狗能答應嗎?於是擼起了袖子,攘臂而下,跟平原君的門客在堂上大打起來了,揪頭發扣眼睛,當場打死好幾百口子。孟嘗君也被氣得不行,大怒而去。這兩邊的門客,素質都真差耶,跟黑社會差不多。其實,他們中間很多人的背景,都是列國通緝的亡命之徒。孟嘗君養門客,跟水滸的柴大官人差不多,專門收集殺人避仇、奔命江湖者流。

後來,北宋朝庭最大的走資派“拗相公王安石”,說孟嘗君手下門客雖然號稱數千,實際素質真差,都是吃白飯的,本事也就是打群架。號稱三千,徒有數量,沒有質量。王安石說,當初孟嘗君入秦,旦有一個聰明睿智點兒的門客能勸阻他,別去秦國,何必最後如喪家之犬一樣辱身於函谷關下呢。可是他連這點兒聰明的門客都沒有,有的都是鳴狗盜之徒罷了(狗剩和雞婆先生),天下士人恥於與之為伍,故而必不投奔他。

孟嘗君一路從秦國雞鳴狗盜逃跑回來,很狼狽,齊瑉王“不自得”,意思是很慚愧,慚愧自己做了虧心事(硬把他攆去秦國)。作為補償,齊瑉王又讓孟作相國。這裏,齊泯王犯了心軟的錯誤,孟嘗君再次擔任齊國的相國後,破壞了齊泯王聯合秦國的戰略,而是為了抒發對前番秦人扣押他的怨恨私憤,他動用齊國資源,大舉伐秦。孟嘗君上次伐楚就是戰略錯誤,打了五年,消耗齊國非常厲害,這次更是任性而胡來,這次將打上三年。說這次是胡來,因為孟嘗君伐秦以泄私憤到不要緊,關鍵齊國巴巴地穿過中原老遠地去打秦國,又是個遠攻近交、勞而無功的錯誤策略。秦國的地盤他即使打下來也是無法跨越中原去接收的。孟嘗君當權期間地這兩次重大戰爭活動,都是巨大失誤。

孟嘗君生怕自己當活雷鋒沒有受益對象,就特意叫上中原的魏、韓兩國(作為扶貧對象),三國大兵一起合縱,向東攻擊函谷關要塞。

三軍在齊國宿將匡章的帶領下,駐紮在函谷關外,封死了秦人的出口,一直圍打了整整兩年,付出極大物資和人員代價。終於,齊將匡章在公元前296年伴著新世紀哀愁的曙光,沖破了函谷關,直接威脅鹹陽,迫使秦昭王承認失敗,割去三座城池講和。

將軍揚笑軍吏賀,函谷關下凱歌傳。孟嘗君合縱齊、韓、魏三國合縱攻秦,一直打破了函谷關,秦人算是暫時認輸了。大雁勝利的叫聲,從新世紀(公元前三世紀)的頭頂飛過,帶走了季節,帶走了榮耀,帶走了戰場上的亡靈和風情萬種的歲月。

瀟水曰:孟嘗君表面雖勝,其實害大於利,齊人在這次戰役中沒有獲得任何實際好處。孟嘗君假公濟私地瞎打一通,只是便宜了韓魏兩國:秦人割的三座城池,都就近給了韓魏——跟上次打老楚懷王一樣不討好。這就是孟嘗君專權的後果:專權者不是從國家利益著想,而是從鞏固本家族利益出發,發泄個人怨氣,消耗國力,害國誤民。本來齊國國力旺盛,他先是戰敗了張儀組織的秦國遠征軍,又五年打楚、三年攻秦,三大軍事行動戰無不勝,國力不遜於秦的。但是這三大戰役,由於孟嘗君的任性愚蠢,選擇了錯誤的對象和方向,導致一點好處沒給齊國撈來,代價卻是國力疲敝,國際利益受損,國際地位下降:蘇秦後來評價孟嘗君攻楚五年,導致國家蓄積散盡,攻秦三年,士民憔悴,終於在齊瑉王末期被樂毅率領的諸侯聯軍圍住群毆,幾乎招致亡國。

齊國從齊威王時代的霸氣,經過齊宣王、齊瑉王而走向衰落,根本轉折點就是孟嘗君專權誤國。孟嘗君雖然享譽為“戰國四君子”之一,但這是受他恩惠的門人的喝采,是幫他吆喝的,為之邀譽以蒙蔽齊王,從而奪得齊王的信任與齊國的專政大權的。對於國家他是罪人。惜乎司馬遷不查,而為之樹傳揚名。

齊泯王打算結好遠處的秦國,這樣,齊秦兩國各自在一動一西開拓周邊領土,雙方都是遠交近攻,這最好。可惜齊泯王的計劃,前後被孟嘗君和蘇秦打斷。孟嘗君是被派為和秦代表赴秦國工作,被不樂意秦齊結好的趙人拆散回來,孟嘗君就意氣用事,近交韓魏,去躍過中原遠攻秦國,徒然消耗齊國三年,又不能得到攻占的土地,對秦國的損傷也不大。走了遠攻近交的錯路。齊泯王驅逐了孟嘗君,剛要找到秦國人實現秦齊結好,各自在本國鄰近地區擴張兼並的路子,卻又被蘇秦給拐到岔道上去,又去重復孟嘗君的老路。

齊國的滅亡,就在孟嘗君、蘇秦長期為齊國制定錯誤戰爭路線圖,使得齊國喪失積蓄實力,鄰近擴張的機會(你都與韓魏這些近處的交好了,怎麽好意思去他們那裏擴張呢),而秦國則充分把握了這一時機,在韓魏楚那裏搶到很多土地。齊國到了這裏,已經無法與秦人爭天下了。而如果齊泯王能堅持自己的初衷,秦齊結好,秦齊各自在鄰近地區兼並,兩家不斷擴張,東西平分中國,最後兩家碰在一起,爭個高下,齊人仍有機會。如果覺得這個辦法比較消極,那麽,齊人、秦人在各自地區擴張的時候,齊人還應該支持秦的周邊鄰國,抵制秦的擴張,遏制秦的兼並壯大,比如說齊人可以暗中支持楚國,幫助楚國鬥秦,限制秦國的擴張速度,那就更便於自我擴張,提高了勝算。可惜的是齊人沒有幫老楚,反倒是孟嘗君五年攻楚,把楚打趴下去了(但又無法遠距離接收攻占成果),最後讓附近的秦國揀了便宜,未來把越發虛弱的楚國兼並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