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得罪知識分子

什麽是知識分子?給他一個定義很難,通常我們是指使用腦力勞動的一群人。馬克思強調,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但是我們在這裏並不探討這一哲學問題,我們所要強調的是歷史的發展沒有知識分子的參與將不能進行,對於革命同樣是這樣。

回顧中國朝代更替的歷史,有兩次是農民起義成功而建立新王朝的,一是漢朝,一是明朝。

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原是沛縣泗水亭的亭長,文不出眾,武不驚人。沛縣起兵時,身邊僅有350人。經過三年征戰,一直打到鹹陽,滅了秦王朝,兵力發展到十萬,號稱二十萬,緊接著是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有萬夫之勇,是一員猛將,且占有梁楚九郡,擁有精兵五十萬,號稱一百萬。而此時的劉邦被封為漢王,僅占有巴、蜀、漢中小塊土地,在如此劣勢情況下,經過四年的反復較量,劉邦卻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垓下一戰最後消滅了項羽的有生力量,項羽不得不在烏江自刎。

劉邦是不屑讀書的,項羽也是讀書不成,去學劍。但是楚漢之爭,關鍵還是在於知識分子的較量,主要是謀士集團的力量對比。數數劉邦身邊,傑出的謀士有:酈食其、陳恢、張良、蕭何、陳平、轅生、陸賈等,都是早年愛讀書、有大志、深明韜略、足智多謀之人,而劉邦對他們也能知人善任,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在秦末軍閥爭雄中所起的作用往往勝過千軍萬馬。而在建國之後,則更需要依靠知識分子完成對國家的治理,連定朝儀這樣的事,劉邦也不得不求助於知識分子叔孫通,朝儀一定,朝廷井然有序。

朱元璋對於知識分子,更是倚重,專門派出手下,攜帶大量金銀財寶,四處打聽哪兒有讀書人。聽說朱升很有學問,朱元璋就學劉備三顧茅廬,“微服從連嶺出石門,親臨其室”。聽說鎮江的秦從龍學問很大,朱元璋特地派侄兒朱文正和外甥朱文忠前去邀請,並特意遠出南京城門迎接,安排他和自己住在一起,“事無大小,悉與咨謀”。每年秦從龍生日,朱元璋“皆有贈遺,或親至其家,與之燕飲,禮遇甚厚”。劉基“自以仕元,恥為他人用”,朱元璋讓處州總制孫炎派人力請,又讓劉的朋友陶安和宋濂分別贈詩勸說,終於把劉基請了出來。大喜過望,專門建了禮賢館給劉基等人居住,跟劉基說話,從來都稱“老先生”,在給劉基的信中這樣開頭:“元璋頓首奉書伯溫老先生閣下”,語氣恭敬虔誠得無以復加。面對謙虛、熱情、耐心、豪爽而又推心置腹的朱元璋,知識分子紛紛說,“吾輩今有主矣”,死心塌地為他賣命。朱元璋的投入獲得了百倍回報,使他最終從群雄中脫穎而出。方孝孺曾說:“地大兵強,據名號以雄視中國者十余人,皆莫能得士;太祖高皇帝定都金陵,獨能聘至太史金華公(宋濂)而賓禮之。”144

開國之後,為充實官僚隊伍,朱元璋掀起了一次訪求知識分子高潮。他繼續以前的老辦法,命人攜帶大量金錢分赴各地尋訪人才,囑咐使臣:“求賢之道,非禮不行……有司盡心詢訪,必求真材,以禮敦遣。”而對於“被征不仕”者,如江西貴溪的夏伯啟、蘇州的姚潤、王謨等,“皆誅而籍其家”。為了使知識分子盡為其用,他發布命令:“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145胡蘿蔔加大棒政策效果十分明顯,天下知識分子再也不敢東躲西藏,都老老實實出來為新政權服務。

太平天國的失敗是注定的,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沒有知識分子參與的革命。

的確,相對於劉邦和朱元璋,太平天國中確實極難看到知識分子的身影,從廣西大山裏走出來的老兄弟們,大多不識字。

楊秀清:“世代以種山、燒炭為業”,“從小種山燒灰,未曾上學,識字不多”;

蕭朝貴:“幼時家境貧寒,無錢念書,不識多少字”,各處打工以開荒燒炭維持生計;

韋昌輝:雖出身“富厚之家”,“頗知文義”,但同樣也是在縣試中就名落孫山。

林鳳祥:北伐主將,小時就是一個管教不嚴而放蕩不羈的孩子,後曾“混跡江湖”,“設肆賣蔔”;

胡以晃:五虎上將之一,出身富戶,讀書不成,學習武藝,得進武學,成了一員武秀才,說到底也是一個粗人;

秦日綱:天官丞相,幼時家境赤貧,所以自幼與人做工,加入拜上帝教時只是一名礦工或鄉勇;

李秀成:自幼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於是種山幫工就食,十歲之上,“俱自與父母尋食度日”的苦難生活也不可能使他有多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