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豪分田地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1949年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遷駐北平,在西苑機場,北平各界群眾、各民主黨派舉行隆重的迎接儀式。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朱德總司令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廣場上30萬人歡聲雷動,群情激昂。閱兵式後,“數萬群眾狂歡直到深夜”。545

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靠的是什麽?

靠的不是戰略,不是武裝鬥爭,歸根結底一句話:靠的是農民的支持。

1937年,在延安,毛澤東對斯諾說過一句話:“誰贏得農民,誰就贏得中國。546”

冷兵器時代,人數是決定勝利的主要因素,整個人類戰爭史,圍繞兩個中心進行,一是搶人,二是掠地。

二千七百年前的“春秋第一相”——管子就強調,“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547“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得天下之眾者王,得其半者霸。”548正因為如此,管子才設“掌媒”、“掌幼”、“掌孤”之官,督促婚配,獎勵生育及撫育孤兒。

整個一部《三國演義》,其主要內容就是勾心鬥角,其根本目的就是奪人搶地。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雖然中國早已脫離了冷兵器時代,但是人仍然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

從職業性質上分,舊中國的人口中,百分之九十在農村,誰能爭取到農民,誰就有取之不盡的兵源,誰就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如何才能“贏得農民的支持”,不是光靠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做到的。

農民是不認得馬克思的,也不想懂得馬克思主義,他們是很重視現實利益的一個群體,他們為什麽跟共產黨走,不是因為對共產主義的向往,不是因為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不是因為馬克思《資本論》的系統與深刻,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共產黨給他們帶來的現實利益。“民利之則來,害之則去。”549二千七百年前的管子就已經認識到這一點,毛澤東則更能清楚地認識到它。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說,“我們的同志如果把這個任務真正看清楚了,懂得無論如何要把革命發展到全國去,那麽,我們對於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550

除了現實的利益,那就是對未來利益的期望,只要給農民一定的利益,並且讓農民相信共產黨能給他們更大的利益,那麽他一定會跟共產黨走。

農民的利益是什麽?

在那個時期,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就一條,土地。什麽叫做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那個時候就是讓農民能分到自己的田地,這就是最現實的體現。

農業社會,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有了土地人們就可以不餓肚皮,沒有土地他們就得離鄉背井、四處流浪、乞討、成為“兵匪遊民”或者淪為債務奴隸。因為土地如此重要,所以,它不僅是農民謀生的手段,而且還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所,中國農民形象地稱它為“命根子”。

然而,“萬惡的舊社會”,“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農村土地的70%-80%,而占有農村人口90%以上的貧農、雇農、中農和其他勞動人民卻只占有農村土地的20%-30%。”無地農民必須租種地主的土地,“一般情況下,農民向地主交納的地租要占到租種土地產量的50%,在土地集中地區可高達70%-80%。”據估計,解放前農民每年要向地主繳納的地租高達600億斤至700億斤糧食,551這是一種因生產資料占有份額不同而加到貧雇農身上的沉重負擔,這是所有的農民都希望扔掉的包袱。如何甩掉它,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

因此,在“萬惡的舊社會”,無論窮人淪為貧農、佃農、雇農或者流民的原因是什麽,這部分人最大的願望就是獲得安身立命的土地。因此,誰能夠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他們就會不惜性命地跟著誰走。

正因為如此,所以毛澤東緊接著就對斯諾說,“解決了土地問題也就贏得了農民。”552

如何解決農民所需要的土地問題,最直白、最簡單的表述就是“打土豪分田地”。1927年10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就使用了這一標語。但是隨即制定的《井岡山土地法》卻並沒有像標語寫得那樣令人激動,因為其第一條就規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看著富人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的確是一件讓窮人開心的事,但是卻並不討農民喜歡,不僅本來有地的農民不喜歡,原來沒地的農民也不喜歡。農民是講求自利的,共產主義的耕作方式對他們並沒有吸引力,因此,“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的做法,是純粹吃力不討好的,雖然沒收來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了,但是並沒有分給窮人,也不允許買賣,那感覺跟租種地主的土地沒什麽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