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新要求

世界是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的,這一點二千五百年前的赫拉克利特就知道了,他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現在已成常識。

變化的世界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的世界,一個是精神的世界。物質的世界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摸得著的,如不斷擴大的城市,不斷拓寬的馬路,不斷增加的住房面積,不斷惡化的大氣環境等;精神的世界主要是指人們的認識、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如人們對於物質的需要,對於公平的需求度、對於民主的認同度、對於權威的態度等等。

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變化是互為誘因的,人們的精神世界是因為物質世界的變化而變化,而物質世界也會因為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變化。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由原來對戰爭的擔憂、對階級鬥爭的擔憂變化為對食物的渴望、對物質的強烈需求。

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中國實現了改革開放的目標,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物質的世界變化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也跟隨著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時根本不會思考的問題——關於經濟發展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經濟發展是人們追求的唯一目標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鄧小平基於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反思,一再強調:“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828“經濟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829“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830,“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幹擾它,沖擊它。”831並在1992年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832的著名論斷,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高度強調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在以後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發展一直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當一個人饑餓的時候,面包是他們最大的需要,“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其他的目標都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當人們的物質欲望被充分滿足之後,人們的其他需求就開始強化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發展史,其實就是伴隨著人們物質欲望的不斷滿足,而其他欲望不斷上升的發展史。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強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產品的供給。越來越多地學者開始關注這些類似的問題:1998年中央財政在公益性投資方面僅占11.94%,其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方面三項加在一起只占當年財政支出的1.23%833;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醫療衛生服務報告中披露,191個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公正指數中,中國排188位834;2003年,中央財政用於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事業的投入僅占當年總支出的5.46%,“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3年公布的數據中,中國的社會發展在世界中列第104位,仍處在一個比較落後的水平。”835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強調“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836,但是在理論界已經有人開始提出對這一主要矛盾的質疑837,可能他們的判斷是武斷的,但是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本身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社會的矛盾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量的變化,新世紀的這一主要矛盾遠不如九十年代時那麽突出了,更不如八十年代突出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口號可能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吧!

因此,新時代的發展觀已經開始新的轉變,他強調以社會發展為重點的全面的發展,而不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

第二個問題,發展可以不計代價嗎?

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要有代價的,就像人活著就要吃飯,要開汽車就得燒油,經濟的發展也不例外。經濟發展的代價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資源,二是人,是威廉·配第說的土地和勞動,也是馬克思說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大差不差,一個意思。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是不考慮發展的代價的,農民可以不戴任何防護設施在農田裏噴灑農藥,工人可以在重汙染的車間裏加班加點而無絲毫怨言,只要能產生利潤,人們會毫不吝嗇地增加原材料的投入,無所顧忌地傾倒工業廢水。然而到了新世紀,人們越來越關注發展的代價問題。

在資源方面,我們是資源大國嗎?分攤到每個人頭上,我們還是資源大國嗎?2007年,中國三大能源可采儲量占世界的比重,煤炭是13.51%,石油是1.30%,天然氣是1.88%。838這一數量和這一比例的能源能保證我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多長時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八十年代以前的為中國人所自豪的地大物博觀念不斷地被人們對經濟發展可持續性的擔憂所取代。“可持續發展”這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才提出來的概念839,到了九十年代就已經為中國廣泛接受,1994年國務院公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主要就是圍繞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資源合理利用三個方面展開,新世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更是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