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改土歸流與苗疆之亂(第2/3頁)

後來,雍正派何世璂為貴州巡撫,何是招撫派,他認為用兵只會把事情鬧僵,只有招撫才行之有效。然而,何世璂上任之後,沒看他有什麽招撫絕招,一無所成。

三年冬,雍正任命鄂爾泰為雲南巡撫管雲貴總督事。不久,召高其倬回京,詢問他關於少數民族的意見。高其倬主張出兵,高其倬實在是太了解土司了,這些土司無法無天,除了武力他們什麽都不買賬。第二年春,雍正詢問鄂爾泰的意見,鄂爾泰來到雲南後,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他親眼看到一些土司燒毀清軍營房。鄂爾泰也主張用兵:“窮究到底,殺一儆百,讓他們不敢再犯。”

雍正很看好鄂爾泰,認為他是才德兼優的大臣,一定能夠擔負這個使命,便同意了他發兵。

在長期的用兵過程中,鄂爾泰對土司問題看得更加透徹了。九月,他正式提出改土歸流的建議,鄂爾泰說:“這些土司互相殘殺,互相掠奪,不少無辜的漢人被害,屬民們生靈塗炭,這是邊疆大害,不可以不除。只有實行改土歸流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只是擒拿首惡,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鄂爾泰還提到改土歸流有失敗的可能性,很容易引起群眾的不滿和朝臣的批評,所以,這件事要做好必須殫精竭慮。如何改呢?鄂爾泰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自投獻為上策,勒令投獻為下策。”對於投獻的人,只要沒收他的田賦就行了,根據他的家庭人口,給予一定的補償,並授給他們終身的官職,以資鼓勵。這些措施目的是讓土司懂得反抗不如歸順。

雍正對改土歸流政策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從最開始不贊同到調查研究,再到最後贊同。這個過程離不開他認真聽取臣下的意見,能夠從實際出發考慮問題。

父業子竟

雍正四年四月,鄂爾泰兵分三路,進攻長寨,一路途經谷隆,一路途經焦山,一路途經馬洛孔。隨後,鄂爾泰親自來到貴州,到長寨等地巡視。

長寨等地是苗疆的心腹地帶,這裏的土司尤其猖狂。夏天,官兵們焚燒敵對土司的寨子,可是沒有抓到他們的首領。副將劉業浚作戰猶豫,遲疑不前,貽誤戰機。鄂爾泰便任命總兵石禮哈前去搜剿,石禮哈大獲全勝,殲滅了敵人的首從,繳獲弓弩四千五百多張,毒箭三萬多支,鎧甲和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鄂爾泰便在這裏設置參將營,扼守這一帶的險要。鄂爾泰還在這裏設立了保甲,推行保甲法。接著,鄂爾泰趁著余猛未歇,又在廣順、定番等地招撫了六百八十多個寨子。不久,在永寧、永豐、安順等地招撫了一千三百九十八個苗寨。貴州西、北、南三面的局勢逐漸穩定了下來,鄂爾泰便集中兵力向東面的苗嶺山脈和清江、都江流域進攻。

根據鄂爾泰的說法,這裏的苗患更甚於土司,對這裏的苗人,連貴州土司都鉗制不了。苗人地盤蔓延幾千裏,在這裏盤踞著一千三百多個苗寨,古州在其正中間。

六年,鄂爾泰推薦貴州按察使張廣泗率兵剿匪。張廣泗是個實幹型人才,他帶兵深入古州地區和古州江流域,雷山縣地區、九股河上遊地區以及丹寨縣等地區,也都被張廣泗給降服了。張廣泗拿下這些地盤後,在這裏設置了廳縣,安排了同知等官員處理民事,並在各地駐設官兵。

古州和台拱等地設置流官之後,土司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還沒平定多久,苗人幾次想暴動。雍正覺得,苗人如此不安分,一定是缺少教化,便安排幾個大官到貴州去訓導,可惜沒有任何效果。

第二年,古州和台拱還是發生了叛亂。叛亂者以古州和台拱為中心,攻陷黃平,洗劫凱裏,圍困丹江廳,氣勢洶洶。雍正命哈元生為揚威將軍,董芳為副將軍,領兵剿匪。七月,雍正命刑部尚書張照為總理苗疆事務大臣,還讓允禮、弘歷、弘晝、鄂爾泰、張廷玉等人協助張照處理苗疆事務。

張照到任之後,反對鄂爾泰的改土歸流政策,密奏雍正,改變改土歸流政策,放棄苗疆,所謂放棄不是允許其獨立,只是說不插手苗疆的內部事務。張照還拉攏哈元生一起彈劾鄂爾泰,哈元生是鄂爾泰一手提拔起來,不願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張照轉而拉攏董芳,不斷在雍正面前誇獎董芳,詆毀哈元生。

張照是才名滿天下的大學士,對軍事一竅不通,他來到苗疆後,整天就想怎麽搞垮鄂爾泰,心思很少用到正事上面來。在張照的理論轟炸下,雍正逐漸對改土歸流的政策產生了動搖,到後來,他已經完全相信了張照的話,認為改土歸流不是一個好政策。

乾隆即位後,罷免張照,重用張廣泗,最終完成了改土歸流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