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理教徒闖京城

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行刺皇帝是自尋死路,陳德清醒的時候也知道。只不過他的處境實在太艱難,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幾度想過要自殺,但又不甘心默默無聞地死去。最後,他想“通”了,反正都是死,不如死得轟轟烈烈一點,不能名垂青史也要遺臭萬年。

神秘的刺客

皇帝被人行刺不是什麽新鮮事,但如果在禁宮內被人行刺就非常荒謬了,這種千載不遇的事情偏偏被嘉慶碰上了。

行刺嘉慶的人叫陳德,他選擇的時間是嘉慶八年(1803年)二月二十日,當時嘉慶正謁陵返京,準備進宮齋戒。陳德帶著自己十五歲的兒子陳祿兒,提前進入東華門,繞到神武門,埋伏在西廂房南山墻後面。

這一切,嘉慶完全沒有想到,他就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人膽子這麽大,敢在禁宮裏行刺自己。當嘉慶乘坐轎子經過神武門,即將進入順貞門的時候,陳德手持匕首跳了出來。然而,陳德動作慢了些,嘉慶已經進入了順貞門,當他聽到背後一片嘈雜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嘉慶派人去詢問後,才知道發生了大事,心裏大驚。

當時,神武門和順貞門之間有一百多個侍衛,陳德跳出來後,他們個個目瞪口呆,反應遲鈍,竟然無人上前去捉拿他。只有禦前侍衛紮克塔爾等人還算鎮定,上前和陳德搏鬥,綿恩的衣服被刺破,巴丹多爾濟被刺傷。陳德雖然身手不錯,但雙拳難敵四手,最終還是被拿下了。

嘉慶覺得這個刺客膽子這麽大,一定來頭不小,下令軍機大臣和刑部聯合會審,一定要揪出幕後主使者。然而,陳德卻一口咬定,這是他個人的行為,背後並無任何指使者。對於這個供詞,嘉慶當然很不滿意,又讓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共同會審。陳德卻依舊不改口供,嘉慶又讓九卿和科道一起會審,也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

由此看來,陳德如果不是硬漢,後台就一定相當硬。嘉慶動用了國家重要機關,各種各樣的酷刑都使了出來,可陳德仍然不改供詞。

事情到了這地步,嘉慶知道再審下去也不會有結果,而且繼續審下去會鬧得人心惶惶,大臣們互相猜忌。為了防止事態擴大,嘉慶決定就此打住。

宮中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嘉慶照例要自責一番:“這件事充分說明了風化越來越差,這是朕深感慚愧的,如果不是朕失德,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從此以後,朕應該更加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一個勤政愛民、隨時自省的好皇帝。”

事後,嘉慶想起這事,除了對陳德所作所為感到震驚外,也對在場侍衛的麻木感到憤怒。在場一百多人,只有幾個禦前侍衛拼命護主,其他人的反應太讓人失望了。嘉慶深深地感覺到官場中懈怠風氣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嘉慶含淚指責:“除了禦前侍衛綿恩等人,在場的一百多人難道都不是朕的臣民,遇上行刺皇帝的事尚且漠不關心,還能指望他們盡心為國效力嗎?”

為了改變這種懈怠的風氣,嘉慶厚賞綿恩等人,並革去阿哈保和蘇沖阿護軍統領副都統頭銜,其他表現很差的人也處以相應的懲罰。

此事之後,嘉慶雖然作出了一些調整和改革,但這件事已經充分暴露出清王朝的統治已經病入骨髓。嘉慶的改革並不能起到刮骨療傷的效果,最多只是減緩一下病痛。

我們再來說說陳德的下場,不管陳德有沒有供出幕後主謀,他都難逃一死。最後總得給陳德這種行為一個合理的解釋,官方的解釋是:“陳德這個人不過是一個失業的流浪漢,精神出了點問題,遂產生了叛逆的念頭。”

根據現在的法律,精神有問題的人即使犯法也是不能治罪的,只能關進精神病院。可惜陳德並不是生活在現代,最後被判處了極刑——淩遲。嘉慶處死陳德我們能夠理解,但是如果連陳德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也處死的話,未免太殘忍了,有負仁宗的廟號。

陳德的案子雖然定了下來,但是對於幕後主謀的猜測一直沒有停息。有人認為是嘉慶的兄弟們幕後策劃的,有人認為是大臣安排的,還有人認為是天理教策劃的一次試探行動。

普遍的看法是陳德是天理教秘密安排的一個刺客,不僅很多野史是這樣記載,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中也采納了這個說法。

不過,這個看法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陳德從未跟天理教的那些頭領聯絡過,後來天理教頭領林清被抓,也說從不認識陳德這個人。

那麽,陳德究竟為何要行刺嘉慶呢?

這還得從陳德的個人經歷說起,陳德全家以前是旗人的奴仆,主人去世後,陳德跟著父母以打短工為生。三十歲左右,父母去世,陳德就失業了,無以謀生,後來攜家帶口來到北京投靠外甥姜六格,姜六格是內務府正白旗的護軍。後來,陳德又到內務府做雜役,因而熟悉宮中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