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道光的後宮生活(第2/5頁)

我們先看看第一個版本。皇太後是後宮地位最高的人,而皇後卻是實際掌權者。換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太後是最高領導,皇後是實際管事的。皇後管理後宮名義上是不需要什麽事都請示太後的,但你不請示人家太後心裏不舒服啊!再說,人家本來待在深宮裏守寡多年,已經夠無聊了,看到什麽都你皇後說了算,她能順眼嗎?

據說這個皇後也是相當厲害的一個人,獨斷專行,連皇帝都管,道光對她寵愛有加,她確實沒什麽忌諱。皇後對妃嬪管理得很嚴格,結果她們不敢接近皇帝,這一來大家都有怨言了,紛紛跑到太後那裏告狀,說皇後嫉妒心很重。太後本來就看皇後不慣,這個小侄女太沒女人樣了,封建社會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卻熟讀詩書,權欲又強,得給她點兒顏色看看。

太後就找道光談話,說皇後太年輕了,做事呢經常沒分寸,你得好好管教一下,免得以後是個麻煩(後宮幹政)。

道光把太後的意思告訴了皇後,皇後很年輕,才三十來歲,聽了很不舒服,仍然一意孤行,但從此,在心裏開始恨上了太後。加上後來禁煙的事情,其他妃嬪聯名在太後面前狀告皇後,可能事情真鬧大了,否則道光也不會下了一道特別的詔書。

道光的詔書是這樣的:“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嗣後無論官私大小事務,有應啟知皇後者,除本宮、四阿哥、四公主事務外,其余俱著先行奏聞,皇後遇有交派事件,亦著具奏,候旨施行。”

四阿哥和四公主都是皇後所生,皇後負責管教他們,那意思是其他的事情你就別管了。可能當時婆媳之間的矛盾確實已經呈白熱化了,道光不得不作出妥協。也有可能皇後真的有呂後風範,讓道光本人也有些受不了。

這事發生以後,皇後在宮中受到空前孤立,道光對她也越來越疏遠。多重打擊之下,身板扛不住了,病倒在床上。據說在她臨死之前的一個晚上,太後親自過來看望,還送給她一瓶藥酒。皇後喝了之後,第二天就死亡了,終年三十三歲。

根據這個版本,皇後死得非常冤,因得罪太後冤死。

另一個版本皇後之死則更多的是咎由自取。

依據《清宮詞》的記載,皇後是被太後用家法處死的。鈕祜祿氏當上皇後以後,非常希望讓自己的兒子奕當上太子,只有這樣,自己的地位才能鞏固。當時道光有四個兒子,皇四子奕和皇五子奕誴都是十歲,皇六子奕九歲,還有一個一歲的奕。四個皇子中最具有競爭力的就是靜貴妃所生的奕,奕太小,奕誴舉止粗鄙,不討道光喜歡。

和奕各有優勢,奕是皇後所生,而且年長,人比較寬厚。奕卻非常聰明,深得道光喜歡。皇後擔心時間一長,奕會後來居上,到時候靜貴妃母以子貴,自己這皇後之位就保不住了。

後來,皇後聽到傳聞,道光想立奕為太子,這正是她最擔心的。自己是堂堂皇後,如果不能將兒子扶為太子,顏面何存。皇後熟讀史書,深知宮廷鬥爭的必要性。歷朝歷代,後宮都是一片血腥的戰場,如果自己不爭的話,太子之位可能真要旁落到靜貴妃那裏。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毒死奕,消滅了競爭對手,造成既成事實,道光也不能拿自己怎麽樣。想好了以後,皇後決定叫奕和奕誴過來吃飯,吃飯之前,皇後對兒子奕說:“待會兒吃飯的時候,上了魚之後,你千萬不要吃魚。”

“母後,這是為什麽啊?”

“你就別問了,只管照母後吩咐的做就行了。”

“母後,你不說我就偏要吃。”

“真不聽話,好了好了,母後告訴你。”

皇後對著奕一陣耳語:“明白了嗎?”

愣住了,他不懂母親為什麽要殺了自己的兄弟,要知道他從小跟他們在一起玩,一起讀書,兄弟們的感情很好,怎麽舍得兄弟們去死呢?

吃飯的時候,奕誴和奕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奕悶悶不樂。等到魚上來的時候,奕兩眼發直,神情緊張,他故意用筷子去夾魚。皇後在桌子底下狠狠地給了他一腳,他只好收回筷子。等到奕和奕誴夾魚的時候,他也學著母親的樣子,在桌下踢他們。這樣一來,哥兒幾個都懂了,原來這魚有毒啊!皇後的陰謀就這樣流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