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存在於天國(第6/10頁)

周天爵很快就上套了。周天爵是個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尤其是跟李星沅和向榮關系鬧僵之後,他想獨自率領軍隊拿下太平軍,以此證明自己的實力。周天爵手中的兵馬很少,只有一百多人,用一百多人去滅掉兩萬多太平軍,周天爵是不是腦子發熱了?說來這周天爵還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聽說書的人說嶽飛率領八百人破金兵十萬鐵騎,心想我在路上再招募一兩百人,不跟嶽飛破金兵的比例差不多嗎?

在路上,周天爵又招募了一百多鄉勇。周天爵趕到武宣縣時還分了一百人給知縣劉作肅,自己率一百多人向東鄉出發。太平軍得到這個消息非常驚慌,沒人知道周天爵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話說這個周天爵趕到東鄉時,李星沅也急了:他這麽搞遲早要連累大家。沒辦法,只好派出五千人增援。向榮也帶著兩千鄉勇趕了過來。向榮雖然吃了不少敗仗,但確實是一個相當勇猛彪悍的將軍。洪秀全對他還是心存忌憚的,聽說他來了,命令韋昌輝往後撤退。

向榮看太平軍撤退,以為這些人都是軟蛋,玩起了藝高人膽大的把戲,率領六百人孤軍深入,結果大家都能猜到,被圍了。被圍之後,鄉勇們只顧逃命,哪還顧得上他向榮。向榮想阻止,他的部下甚至想背後給他一刀。

聽說向榮被圍住了,周天爵拋棄舊怨,帶著四百人前去支援。周天爵不怕死,其他人可很在乎小命,大家看到太平軍的架勢,紛紛想逃跑。周天爵手起刀落,連砍了兩個逃兵,但是於事無補。看這些人個個都膽小如鼠,周天爵很看不起,也很無奈。相反,他倒悠閑地抽起了煙。我們很難知道他在想什麽,可能他在想:這才是英雄本色,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不久,李星沅派來的援兵到達,這時清軍已經有萬人,總算解了向榮之圍。接下來便是討論作戰計劃了,還沒進營帳中,這些人就吵了起來。大家並不是商量什麽作戰計劃,而是互相責罵,吵到大家都覺得累的時候,才氣喘籲籲地討論作戰方針。最後,在其他人極不情願的情況下,終於通過了周天爵提出的作戰計劃:兵分四路進攻。

這四路軍隊最後全部落入太平軍的包圍之中,在戰場上,清軍終於看清了:這群人全都是瘋子,他們高唱著洪秀全編寫的詩歌,進入戰場如入無人之境。清軍全面敗退,後來在太平軍的連番打擊下,周天爵終於服輸了,輸了戰場不要緊,如果輸了心氣那就完蛋了。

周天爵到最後居然認為太平軍是不可戰勝的,清廷是永遠不能擊敗他們的,為啥呢?他們全都不怕死,好像吃了什麽奇怪的藥。周天爵還把這個觀點上報給鹹豐,鹹豐也是將信將疑。

這一戰,楊秀清的功勞最大,事實上他在太平天國的地位也更加鞏固了。如此,我們才能明白馮雲山當時為何把楊秀清安排到丞相的位置上。楊秀清連大字都不認識一個,更別說有什麽深厚的文化功底,卻有天生的治國和軍事才能。他所以能脫穎而出,跟太平天國草創時期的松散制度有很大的關系。

楊秀清在天京事變被殺後,太平天國不斷走下坡路,最後到了進退維艱的地步。其實,在楊秀清的一生中,仍然有很多失誤。最大的失誤就是自居九千歲,想和洪秀全平起平坐。雖然楊秀清治軍甚嚴,但戰略上也有失誤。比如,定都南京就是楊秀清的主張,南京雖然自古就是一個帝都,但這裏盛產偏安朝廷;如果說楊秀清是想以南京為根據地的話,這還不能算作一個失誤,但他兵分兩路北伐無疑會分散軍力,西北兩路軍相隔甚遠,又不能做到首尾呼應。

楊秀清是一個雷厲風行、鐵腕有力的領導者,作為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之一,他實際上是這個集團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被殺之後,太平天國的領導層出現一個真空狀態,再也沒有人能填補這個真空。洪秀全雖然把自己的親朋好友都弄到重要崗位上,但太平天國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覆滅之路。

忠王李秀成評價楊秀清說,他在世時,軍令嚴整,賞罰分明,民心臣服。洪秀全意識到這點,他借韋昌輝和秦日綱之手除掉楊秀清,又以濫殺無辜的罪名除掉韋昌輝和秦日綱,後來又規定楊秀清死的那天為“東王升天日”,讓天國的人民代代不要忘記。

其實楊秀清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避免農民軍成為流寇。這就是為什麽太平軍在前期勢如破竹的原因。

欽差大臣不管用

清軍的慘敗給鹹豐打了一針,讓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遇上對手了。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懲罰那些作戰不力的將領,接下來便是調兵遣將了。鹹豐派遣湖北鹽法道姚瑩和淮揚道嚴正基前往廣西督戰,還派遣廣州火器營副都統烏蘭泰去支援。烏蘭泰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只帶了二十八個火槍兵。如果說這些還只是點將的話,那麽接下來就是要選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