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存在於天國(第5/10頁)

馮雲山在太平天國中的角色有點類似於蕭何,他按《周禮》為洪秀全設定了官僚機構和軍事組織,至此,太平天國已經完全像一個小朝廷了。楊秀清成為這個朝廷的二把手,掌管一切軍政要務,統攝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我們不知道洪秀全這個安排的真正用意何在,一般來說,無論是皇帝還是造反領袖,都想大權獨攬。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安排一定出自馮雲山的頭腦。馮雲山文史功底比洪秀全強多了,他看到了楊秀清處理政務的能力,也了解表哥洪秀全是個什麽樣的人,這種安排完全是為了維護集團的利益。馮雲山熟悉歷史,他一直認為明朝和清朝的腐敗是由於朱元璋廢除了丞相,當然,這個看法並不是馮雲山讀書時自己總結出來的,而是直接承襲了黃宗羲的思想。

馮雲山也確實有蕭何的心胸,所以他在為太平天國制定藍圖時完全站在集團的立場上,沒有考慮自己的得失。本來,如果沒有楊秀清和蕭朝貴,馮雲山穩坐第二把交易,現在卻要屈居在楊秀清之下,沒有容人之量肯定是做不到的。在制度設計時,馮雲山一心想“重回漢唐”,在馮雲山看來,漢唐制度開明,正是他理想的帝國模板。

洪秀全對這種設計是否滿意呢?從史料中看不出洪秀全有任何不滿的地方,這可能跟洪秀全的知識水平有關,他看不到這種設計實際上不利於樹立他至高無上的權威。洪秀全不但沒有任何不高興,反而非常開心,自己坐在最高的寶座上,吃喝玩樂,什麽都不用操心,真是世間最美的事。等洪秀全意識到這一點時,他跟楊秀清的關系就像歷史所揭示的那樣,兩個人中只能活一個。

看到太平天國已經有了帝國的雛形,洪秀全高興之下,一口氣納了二十一個妃子,提前享受當皇帝的感覺。

客觀地說,太平天國這套制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是管用的,人心劃一,所有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所有人都為著同一個目標奮鬥。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財產交出來,上繳到“聖庫”之中。誰需要花錢就從“聖庫”中領取,人人平等,大家同吃同住,天南地北皆兄弟。會眾必須要嚴格禁欲,連夫妻平常也不能會面,這麽做是為了防止沉溺女色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如果發現男女私底下約會,處以極刑,連正常夫妻都不例外。右丞相陳宗揚和妻子同房被發現,夫妻倆論律當斬首,楊秀清極力保住他們,裝著天父附體的樣子,情願為他們挨六十板子,保住了他們的性命。

禁止男女交往很明顯違背了人性,這個政策很難推行下去,第二年就被廢去。

但不能不承認的是,這種軍事化管理和共產主義式的財產制度確實能鼓舞大家的積極性,在革命的初期能讓教眾們保持高昂的鬥志。洪秀全為了表示和清廷對抗到底的決心,號召教眾們一起蓄發。此後,清政府稱這些蓄發的叛亂者為“長毛”。

漂亮的一仗

周天爵這個人還是有些來頭的,他是鹹豐老師杜受田的門徒。周天爵做官還不錯,不怕得罪人,頗有李衛的風格,但這人很明顯有暴力傾向,性格非常頑固。他跟頂頭上司李星沅的關系很糟,周天爵提出一整套剿匪的計劃,李星沅根本不買賬。

周天爵、李星沅、向榮這三人就脾氣來說是很像的,三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服別人,讓他們協調作戰幾乎是不可能的。鹹豐將這三人安排在一起不知用意何在,說到用人,清朝自康熙以降,幾乎是一代不如一代。

清軍將帥不和,這對太平軍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太平天國高層決定發動一場主動襲擊,地點選在三裏圩。三裏圩是一個丘陵地帶,中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村落,這種地帶最適合布置伏兵。在此之前,楊秀清先派人查探地形。楊秀清這個人確實有些恐怖,他做事之認真仔細簡直不像是燒炭出身。他不僅讓人勘察地形,甚至改變地形以適應戰事需要。

楊秀清是怎麽改變地形的呢?比如說這塊地方路口太多了,清軍很容易殺進來,就把路口給堵起來;這塊地方掩護少,就多搬些石頭過來;這條河流正好通向我們的老巢,就想辦法把河堤炸掉,迫使河流改道。楊秀清親臨第一線,監督各地防禦工事,當時太平軍防禦之嚴密連清軍都嘆為觀止。

石達開跟楊秀清性格不一樣,他更具進攻性,所以也更加重視槍炮這些武器。兩人有一個共同點,做事情都非常嚴密有條理。

韋昌輝負責在前線指揮,楊秀清率領主力在後面,等待敵人深入,石達開在關口堅守炮台。整個作戰體系是相當嚴密的,太平軍布置成一個布袋的形狀,就等著清軍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