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決定天國存亡的北伐與西征(第3/9頁)

綜合各種因素考慮,我們認為攻克南京之後如果傾巢湧向京城是一個自取滅亡的決策。如果不信的話,我們看看當年朱洪武是怎麽做的,朱洪武拿下南京之後,采取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先後吃掉陳友諒和張士誠,經過了多年的積累和鞏固最後才決定北伐,趕走元朝統治者。

太平軍占領南京後,向榮很快在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琦善在揚州建立江北大營,這兩人好比是蹲在天國門口的兩頭老虎。如果太平軍全力北伐,一定是腹背受敵,首尾難顧。

要搞清楚這次北伐絕不容易,這次北伐跟歷史上的其他北伐不太一樣,它奇怪的地方就在於北伐的兵力少得可憐,只有兩萬人。這就讓人費解了,讓兩萬人拿下京城,洪秀全和楊秀清雖然肚裏墨水很少,但也不至於蠢到這個地步。其中必有隱情。

定都南京兩個月後,太平天國高層發出了北伐和西征的命令,北伐軍由李開芳和林鳳祥率軍,主力部隊由兩萬廣西人組成。

朱元璋北伐時動用了二十多萬大軍,後來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前後也用兵十多萬,還是在武器不對等的情況下。洪楊用兩萬人北伐這是在鬧著玩嗎?北伐將領李開芳和林鳳祥雖然驍勇善戰,但北伐事關重大,理應派上韋昌輝或是石達開這樣的人當元帥才對啊!太平天國這次北伐確實給人留下了太多的疑惑。

為了解開這些謎底,我們還得從清朝的軍事體制入手。在寫清朝歷史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清朝的兵力非常分散,總是幾千人、幾百人一調,最多也就幾萬,從來沒有一次性調動十萬大軍的,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見的。這首先說明了清朝的兵力比較少,國家的常備軍不超過八十萬,其中綠營六十萬,八旗兵二十萬。實際數目更小,因為各營都有缺員的情況。

讀者一定很好奇,到清朝時中國已經有四億人口,組建一支兩百萬的大軍完全沒問題,為什麽兵這麽少呢?這還得從清朝政權說起,清朝是外族政權入主中原,八旗兵不是很多,他們能放心軍隊裏全是漢人嗎?所以,清朝皇帝在政治和軍事上最講究控制和平衡,讓下面互相牽制,從而維護統治的穩定。

太平天國軍隊爆發後,清朝真正能調動的軍隊不過四十萬。這四十萬能夠作戰的軍隊還分散在全國各地,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清廷調兵幾百人上千人,這在以前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鴉片戰爭時,西洋軍隊幾千上萬人在神州大地橫行無阻,很多人都嘲笑清廷的軟弱。其實,他們也有難處,首先是兵少,其次又分散。真正跟洋人作戰的部隊也多不到哪裏去,通常也就是一兩萬人,有時候洋人的軍隊還更多一些。

清朝軍事制度深深地打上了外族政權的烙印,由於滿族人口少,他們必須控制漢人軍隊的數量,從而導致軍隊整體規模較小。由於是外族入侵後建立的政權,他們隨時擔心各地出現起義,又將這些少得可憐的軍隊分駐到全國各地,如果出現會黨起義立時彈壓。而且各地的駐兵都是互不統屬的,目的也是為了互相牽制,防止這些軍隊聯合,操於一人之手,對清廷構成威脅。這也是曾國藩解散湘軍的原因,他不解散的話遲早要跟清廷幹仗。

幾百人、上千人的小軍團分駐在全國各地,而且這些小軍團的頭目互相不節制,這固然不會對清廷構成威脅,但對於鎮壓太平天國這樣大規模的起義也很不利。太平天國動輒幾萬人,如果有一個會打仗的統帥,可以輕松將清軍的小軍團一一殲滅。因為清軍不夠,各地才組織鄉勇,正是這些鄉勇的存在遏制住了太平軍的步伐。

寫到這裏,我們多少理解楊秀清為何安排兩萬人北伐了。首先李開芳和林鳳祥都是優秀的將領(雖然不是帥才),而且兩人互補,一個有勇,一個有謀,如果他們指揮得好的話,未嘗不能成功。北伐軍後來被勝保和僧格林沁兩個軍團打敗。其實這兩個軍團加起來也不過四萬人,兩萬人打敗四萬人並不是什麽天大的難事。

八旗軍總共有近二十萬,其中兩萬在南京之戰中全軍覆沒,還剩下十八萬。如果滅掉勝保和僧格林沁的軍團還有十四萬,一般認為清廷不會把這十四萬人全部押注,這些人可能是負責保護愛新覺羅家族北逃的。清廷會不會這麽做不知道,但楊秀清很可能是這樣想的。

所以他派出兩萬人,這兩萬人全都是精兵,都是從革命根據地廣西發展起來的。當年太平軍幾千人沖破賽尚阿四萬人的封鎖,一路攻破南京,形成百萬之眾。楊秀清有理由相信這種事情也可以出現在李開芳、林鳳祥身上,如果一開始就給李開芳、林鳳祥十萬大軍,楊秀清自己也不放心啊!他也擔心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擔心李開芳、林鳳祥攻破北京後擁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