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奇人袁天罡的驚天預言(第2/5頁)

《新唐書》在這裏已經說得再清楚不過了,華州郡因“華”字要“避武氏諱”,所以不能叫“華州”而改稱“大州”。由此可以肯定地推測,武則天的名字裏一定有一個“華”字。武則天的乳名叫作“二囡”“二妹”,普通得如同鄰家流著鼻涕的小妹妹。

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哥的名字來推測她的名字,一為“武元慶”,二為“武元爽”。

中國古人取名字一般要按照輩分來,比如說武士彟有兄弟四人,名字都是按照輩分來取的。老大“士稜”、老二“士讓”、老三“士逸”、老四“士彟”,也就是說這四兄弟在武氏家族中都是排行“士”字輩。

武士彟給兩個兒子取名字為“元慶”“元爽”,由此看來這兩兄弟在武氏家族中該是排行“元”字輩。照此推斷,武則天也該排行“元”字輩,那麽由此就可以得出結論,武則天的真實名字應該叫“武元華”。

“元華”就是光芒初始和絕代芳華之意,這個名字還是有點意思的。

武士彟夫婦見新出生的二女兒滿面光華、燦若日月,於是就用“元華”名之。有人推斷“元華”更接近“大日如來”的含義,與“曌”(照)字代表的意義更為接近。

2

在武則天很小的時候,武士彟就任利州都督。當地有一個很有名氣的相面大師叫袁天罡,有一次路過武則天家,巧遇楊夫人。袁大師上前神神道道地說上一番:“夫人生得骨法不凡,家中必有貴子。”

楊夫人看著眼前這位身著奇裝異服的大師,心裏暗自疑惑。他是在挖苦我,還是真不知道我生不出兒子。

經袁天罡這麽一念叨,還是勾起了楊夫人的好奇之心,她倒想聽聽袁大師是怎麽忽悠的。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哪個父母不喜歡別人誇自己的孩子。袁大師雖然話說得有些玄乎,可卻能討人歡心。

楊夫人馬上把袁天罡請到家裏,細聲問道:“大師可不可以明示。”也就是想讓他看看到底哪個孩子是貴子?按照當時的習慣,先看的是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就被拉出來了,袁天罡看了看,說:“這兩個郎君長相不錯,以後是個保家之子。”

接著,楊氏又把大女兒叫了出來,也就是武則天的姐姐,後來的韓國夫人。

袁天罡又看了看,說:“這個小娘子生得倒也不錯,以後肯定是個貴夫人,可惜將來不利其夫。她自己將來有可能大福大貴,可她的丈夫卻撈不著半點便宜,是個克夫的命。”

輪到武則天出場了。因為盼兒心切,武則天當時被父母打扮成男孩模樣,一身男孩的行頭,發髻向後紮起來,看上去像《西遊記》裏的紅孩兒,倒也精神抖擻、氣宇不凡。

袁天罡一看武則天的模樣,臉色驟變,很快又恢復鎮定,無奈地搖了搖頭,憋了半天說了一句話。你們把孩子放下來讓她走兩步看看。

女娃娃從奶媽的懷裏禿嚕下來,在地上四平八穩地走了兩步,像模像樣,龍驤虎步。小家夥忽閃著一雙大眼睛盯著袁天罡。自始至終,袁天罡的眼睛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女娃娃。他的臉上雖然寫著難以置信,可還是一聲嘆息。他說:“這個郎君生得是龍睛鳳頸,一副大福大貴的樣子,他怎麽會是個男孩?如果是個女孩,將來必為天下之主。”

袁大師這句話讓人費解,他既然認定武則天是男孩,卻還說,如果這孩子是個女娃娃,將來必為天下之主。女娃娃為天下之主,這句話本就荒謬之極。一切如果,皆是假設,這樣的話說了等於沒說。

就算沒有袁天罡相面,憑著武則天後來取得的光輝事跡,在她出生這件事上做點玄而又玄的文章也符合史家的春秋筆法。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雖然始終沒有走出興亡的鐵律,但這種玄而又玄的宿命論卻一直大有市場,追捧之人也不在少數。

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在高幹家庭的武則天像同時代的所有官僚人家的女孩子一樣,過著無憂無慮、養尊處優的生活。她似乎並不像同時代的官家小姐,養在深閨,學做針線女紅。

她跟著父母東奔西走,讓她有了更多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如果說有什麽不一樣的話,那就是她比一般的少女多走了一些路、多讀了一些書、多了許多人生經歷。

武則天的母親楊夫人喜歡文史,不擅女紅,家庭的耳濡目染,母親的言傳身教,必然對武則天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武則天也像母親一樣喜歡文史。愛好文史會讓人在審視現象時有一種宏大壯闊的視角,不拘泥於小兒女的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