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臨幸後的龍榻上,鮮血如一張命運的地圖(第2/5頁)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唐太宗在李淳風觀星象之後,讓他到宮裏指認一下傳言中的武王到底是誰。李淳風說:“陛下後宮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準。”

唐太宗說:“這還不容易嗎?”他馬上就把宮人每100人編成一隊,先讓李淳風看這個人在哪一隊中。李淳風就指了一隊。太宗說:“你這目標也太大啦,可不可以再細化一下!”

這100人又被分成兩組,各50人。李淳風又指出其中的一組。而武則天就在這一組,唐太宗覺得50人也還是太多,讓李淳風再縮小範圍,李淳風卻說天機不可泄露。

按唐太宗的意思,他要把這50個人全部殺掉,寧可錯殺全部,也不可使一人漏網。可是李淳風卻極力反對,他說:“你這樣做只會激怒上天,後果將會更加嚴重。”唐太宗只好收手,他也由此存了一份防範之心。既然殺不了你,那我就要做好防範。

在太宗李世民看來,武媚這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終於完全綻放。雖然還是稚氣未脫,但全身上下散發著淩人的嫵媚。對於李世民而言,找機會殺死一名才人,沒人會在意。如果這麽做,就破壞了李淳風對自己的忠告,如果現在將此人殺害,天命或許會帶來更加強大的對手,災禍將會更大。

太宗李世民和李淳風的密談,屬於高度機密。如果自己這麽堂而皇之地將武才人殺了,會不會因此逆轉天命,為大唐帶來更深重的災難?

李淳風的一句話,讓這50個人逃過了一劫,可是卻有一個人因此倒了血黴。

這個倒黴之人是李君羨,玄武門的一員守將。玄武門是唐代長安城的正北門,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內,位置相當重要。唐太宗當年就是在這裏設下伏兵,射殺了自己的親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再用武力逼迫唐高祖李淵退位。

李君羨的崗位在玄武門,他的職位是左武衛將軍,這是唐代府兵制十六衛中左武衛的一員大將。不光有官有職,李君羨還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武連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安市人。

玄武門守將、左武衛將軍、武連郡公、武安人,一個人占去了四個“武”字。這還不算完,真正要他命的是他自己說的一句話。

這一天,唐太宗在宮內開派對宴請手下那些武將。酒過三巡,不知覺中酒酣耳熱。李世民看著大臣們說,大家別這麽光喝酒,我們來做個遊戲,報小名。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小名報出來博大家一笑。

武將放得很開,性格也直率,一個個紛紛響應,報上小名。我叫狗蛋,他叫狗不理,名字千奇百怪。到了李君羨這兒,他低著頭,一副含羞帶怯的模樣,嘟噥了一句:“臣小名五娘子。”

大家先是面面相覷,接著哄堂大笑。一個五大三粗、胡子拉碴的將軍,居然小名叫五娘子。可是有一個人卻笑不出來,那個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那一瞬間,他想起了那個“女主武王”的預言。玄武門守將、左武衛將軍、武連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還是武將。

太宗皇帝覺得如果有姓武的謀反,非此人莫屬。雖然他不是武姓女子,把他和武媚放在一起,他的可能性要大於武媚。沒過多久,李世民就找了個借口,把李君羨殺了。既然李君羨被揪出來背了黑鍋,武媚就因此躲過一劫。

2

關於這件事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是武則天當皇帝前後造神運動的一個產物。她要宣傳自己:我就是受命於天的女神,是上蒼派來拯救世人的。為了坐實這件事,武則天在當了皇帝以後,還煞有介事地替李君羨平反。李君羨是被冤枉的,他這個“五娘子”是偽娘,我才是真正的“女主武王”。

那些後宮的宮女們,都是從少女時代被挑選進宮的。她們本來應該活得像其他年輕女孩那樣明媚而快樂,可是常年生活於狹小陰郁的生存空間,她們的身體裏已經不自主地慢慢滲出陰森森的怨氣,猶如毒蛇一般糾纏著自己的內心,甚至如同燃燒的火焰侵蝕著彼此的精神世界。

她們中的大部分人每天要輪流服侍皇帝、皇後及嬪妃等,她們的時間是攥在別人手裏的,她們就等同於可以隨意丟棄的石子。她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於下一個路口、下一個黎明,她們彼此競爭,而又無所事事。她們將命運系於那個隨時有可能會召幸自己的人,隨著年華老去,她們將自己的絕望化作對他人的憎恨和敵意。

這時年紀輕輕的武媚,早已經歷了生活的諸般磨難,適應後宮生活對她來說不存在任何問題。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太宗皇帝刻意疏遠她,讓她無法理解。那日的寵幸,就好像一場未曾實現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