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子袞冕包裹起來的老婦人臨風而立(第2/5頁)

對民眾來說,這不過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不過是早已掌握政治大權的太後,正式君臨天下而已。

武則天平時信仰的彌勒菩薩降世,更何況在《大雲經》這部寶典裏,已明示太後將成為女王。於是,民眾自然產生一種夢幻般的期望,希望美好的世界快點到來!

如果說前期所有的鋪墊都是為了營造氣氛,那麽眼前的一幕猶如夢境。

大雲寺的梵鐘聲聲入耳,武周的文字字字入心。到底是天降祥瑞,還是人工造景?強大的輿論攻勢讓人找不著方向。甚至還有李唐皇室的宗族和親戚。

前一天作為勸進者去“赴闕”,而第二次就轉為“守闕”,即待在那兒不走。

或許是在第一次勸進之後,官員們受到了強烈的震動,唯恐一旦落後,將保不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人數在一夜之間激增,與勸進帶頭人傅遊藝受到重賞有很大關系。

奉天承運,女主當國。所有人的情緒都像是被點燃的爆竹,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他們陷入瘋狂。在這種集體的不安中,朝臣中有人進言:看見有鳳凰從明堂飛入上陽宮,又飛回停在左台的梧桐樹上,過了很久,才向東南飛去。

有人說,他看見的不是鳳凰,是朱雀!幾百只朱雀,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還有人說,天空出現了五色祥雲!如果不是人間出現了至德天子,上天怎麽會有如此表現?

武則天知道,時候已經差不多了。碧藍的天空中,有鳳凰飛舞;飄蕩的浮雲中,有紅雲似的朱雀點綴其間。素來喜歡祥兆的武則天,在聽到這一消息後,高興萬分。

對武則天來說,天空中是不是真有鳳凰或朱雀的出現,已經不重要了。百官以無比莊重的語氣上奏的心理和意向,已經讓她非常滿足了。

朱雀、蒼龍、白虎和玄武同為天上四靈,也是四方的守護神,朱雀守護南方。

按照精神病理學家的分析,當多數人的身上產生強烈的、相同的不安及願望時,可能發生集體的歇斯底裏性的視幻覺。

如果說文武百官看到的鳳凰和朱雀其實是幻覺,讓人難以置信。

投入其中的官員只是想擁有如傅遊藝一樣的幸運。在他們的心中,對於改朝換代後的展望,多抱有一份不安的心理。有些人雖然忍氣吞聲,但是態度則較為積極。

他們之中有的希望盡力保住李氏血脈,為大唐留住一線生機,如武(岑)長倩、格輔元。有的除此之外,更希望自己在武周朝努力做事,為李氏未來復辟打些基礎,如李昭德、狄仁傑就是其例。

有的更積極,他們表面上或忍氣吞聲,或裝瘋賣傻,其實正在暗中聯系部署,以等待匡復反正的機會,成王李千裏和宰相張柬之等即是顯著之例。

每個人都陷入瘋狂,而瘋狂是為了投入而投入。他們擔心的是,如果自己不瘋狂地投入其中,就有可能會因不合潮流而讓自己變得更加焦躁難安。內心所承受的壓力雖然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差異,但同樣使人心動蕩不寧。

躲在偏殿的睿宗李旦知道,太後武則天把氣氛渲染到這個程度,他這個做皇帝的兒子如果再不登場,也就未免太不識時務了。李旦對皇帝寶座其實並沒有多少留戀,他將沉重的帝冕從頭頂輕松地卸除。

那是讓許多人夢寐以求殊死拼搶的帝冕,它的輝煌和莊嚴無與倫比。

可是李旦和他的那幾個兄弟卻不這麽認為。很多時候,皇位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個身外的累贅,或者只是一種虛幻的飾物。

現在李旦又要將它恭敬地轉贈給自己的母後,這一切不是自己的馴服,而是不可逆轉的天意,是理所應當。

李旦三次向太後武則天發出退位申請,前兩次武則天都沒有應允。

李旦知道,這不過是讓位者與受位者必須完成的拉鋸遊戲。李旦不會忘記,在談論鳳凰和朱雀的時候,武則天的臉上居然出現了一抹猶如豆蔻少女的紅暈,那也是李旦以前很少在母親臉上發現的脂粉之態。

權力對世人來說都是催情劑和不老藥,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

武則天與李旦的母子對話還是圍繞鳳凰談鳳凰,某朝吏上奏說有只鳳凰突然從明堂飛起,朝上陽宮屋頂上飛去,之後又在左肅政台邊的梧桐樹上盤桓片刻,最終往東南方向飛去了。

武則天說:“你那裏有人看見那只鳳凰嗎?”

李旦的回答是,自己的寢宮離這裏太遠了,宮人們可能不容易看見那只鳳凰。既然那麽多人向母後上奏此事,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親眼看見了鳳凰。

第二次武則天與李旦談朱雀,武則天說昨天罷朝時許多朝臣看見含風殿頂上棲滿了朱雀,大約有近萬只朱雀,像一片紅霞倏而飄走了。那麽多朝臣都看見了朱雀,李旦也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