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發生於蜀章武元年(公元221)。這年七月,劉備帥軍伐吳,孫權寫信請和,劉備盛怒不許。到第二年六月,吳將陸遜大破蜀軍於夷陵(今湖北宜昌),劉備退屯白帝城,十月,孫權又遣使請和,劉備答應了。這一仗前後歷時一年,吳將陸遜堅取守勢,捕捉戰機,最後以火攻取得大勝,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役之一。

戰事發生的原因是荊州的歸屬問題。

208年赤壁戰役之後,曹軍敗退,留營仁、徐晃守江陵,周瑜、劉備水陸並進,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縣東南),瑜軍圍曹仁,相持了一年多,曹仁棄城走。孫權以周瑜為南郡太守。劉備推劉琦為荊州刺史,南征四郡,武陵(今湖南常德)、長沙(今湖南長沙)、桂陽(今湖南郴縣)、零陵(今湖南零陵)皆降。劉琦病死,諸將推劉備為荊州牧,駐公安(今湖北公安)。劉備從此有了根據地了。

荊州原來不屬孫權,赤壁之戰,劉備是有功勞的,南征四郡是劉備自己的戰果,蜀吳雙方怎麽會發生荊州的歸屬問題呢?據《吳書·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魯肅死後,孫權評論他:“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看來當時兵力,孫強劉弱,孫權兵力可以直取四郡,劉備要求有個立足之地,魯肅從孫劉聯盟,為曹操樹敵的戰略出發,勸孫權答應,有了這個默契,劉備才能南取四郡,和孫吳成掎角之勢,所以“曹操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給曹操以極大威脅。

214年,劉備取益州。第二年孫權就要討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肯。孫權派呂蒙率軍爭取,劉備也到公安,派關羽爭三郡。魯肅駐益陽(今湖南益陽),和關羽相拒。魯肅責備關羽不還三郡。關羽說:赤壁之戰,劉備和吳軍勠力破魏,豈能徒勞?連立足之地都沒有!達不成協議。正好這時曹操南定漢中,蜀漢北方受到威脅,劉備趕緊與孫權聯合,分荊州為二,江夏、長沙、桂陽屬吳;南郡零陵、武陵屬蜀,以湘水為界,雙方罷兵。暫時妥協了,但問題並未根本解決。

219年,關羽率眾攻曹仁於樊(今湖北襄陽),水淹於禁七軍,斬將軍龐德,威震華夏。曹操遣使說孫權,出軍攻關羽後路,權將呂蒙誘降關羽在江陵、公安的守將,盡虜羽軍妻子。羽軍遂散,關羽父子出走,為孫權所殺。

劉備失了荊州,也就失去了向東出川的門戶,和曹操抗衡的軍事重鎮,在戰略上是非爭不可的。

他和關羽、張飛的關系,從漢靈帝末年,184年黃巾起義以後,便相從征伐,“寢則同床,恩同兄弟”。小說上“桃園結義”之說,便是從這兩句話演繹出來的。三四十年的戰友、君臣,鎮守出川門戶的上將,一旦摧折,劉備的感情沖動是可想而知的。221年張飛又為部下所殺,持首級奔吳,舊仇加新恨,伐吳報仇便成為他的最後志願,什麽好話也聽不進去了。

諸葛亮遠在隆中對策時,便指出孫權“可與為援而不可圖”。赤壁戰前,他和魯肅共同努力,定下了聯合抗曹的大計。他是始終堅持劉、孫兩家聯合的方針的。但他也深知劉備的個性,對關羽、張飛的感情,和荊州在軍事上的重要性,明知用言語是勸阻不了劉備的。夷陵敗後,他嘆氣說:

使法孝直(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趙雲是堅決反對伐吳的,他指出主要的敵人是曹操,不是孫權。如先滅魏,則吳自服。當前形勢,決不應該放掉主要的敵人,先和孫吳交兵。廣漢處士秦宓也說天時不利,朝臣很多人都反對,劉備一概不聽。

蜀吳交兵後,孫權遣使求和。吳將諸葛瑾駐公安,寫信勸劉備,要他留意於大,不要用心於小。指出關羽和漢朝的輕重,荊州和海內的大小,雖然都應仇疾,但要分清先後。論點和趙雲是一致的,劉備當然不能接受。

交戰雙方,蜀軍由劉備自己指揮,兵四萬余人,大將吳斑、馮習攻破權將李異、劉阿等於巫,進軍秭歸。將軍黃權自請為先鋒,勸劉備為後鎮,劉備不聽,派他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夷陵敗後,交通斷絕,他不肯降吳,只好降魏。備軍從巫峽、建平連營直到夷陵界,立數十屯,樹柵連營七百多裏,全軍成一條直線,踞高臨下,兵力分散。曹丕聽說蜀軍布置之後,笑道:劉備不懂兵法,豈有立營七百裏而可以拒敵的!必敗無疑。

吳軍以陸遜為大都督,率諸將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於丹、孫桓等五萬人拒守。蜀軍遠來,利於速戰,吳軍諸將要迎擊,陸遜堅決不許。他指出蜀軍銳氣方盛,而且乘高守險,不利進攻,如有不利,影響全局。不如堅閉固拒,伺機捕捉戰機,以逸制勞,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