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夷陵之戰(第2/2頁)

兩軍對峙相持了七八個月,蜀軍兵疲意沮,陸遜乘機發起攻擊,先攻一營,得不到便宜。諸將正埋怨他枉然死了許多人,陸遜卻說,我已經找到破敵的方法了,下令諸軍每人拿一把茅草,乘風縱火,全線進攻,陣斬蜀大將張南、馮習,連破四十余營,蜀軍潰敗,劉備退守白帝城。

蜀軍敗後,吳諸將要求直取白帝,陸遜認為曹丕正在大合士眾,不懷好意。下令退軍。

這年十一月,孫權遣使到蜀漢聘問,劉備也遣使報聘,兩國又恢復和平,重建了對魏的掎角之勢。

這次戰役,劉備犯了兩個大錯誤:第一是政略的錯誤,正如趙雲、諸葛瑾所指出的,他把大小、輕重擺錯了次序,因荊州之失、關羽之死而發動對吳戰爭,破壞了兩國聯合共同抗曹的正確策略;第二是戰略的錯誤,不聽黃權的忠告,把他一軍放在江北,削弱了兵力,又把全軍列成縱深戰鬥序列,戰線過長,兵力分散,前軍一敗,後軍動搖,彼此不相呼應,造成全面的敗局。

京劇《夷陵之戰》是根據歷史事實編成的歷史劇,劇情是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主題思想是通過戰爭的失敗來批判劉備個人的“義氣”,趙雲、諸葛亮的諫阻,諸葛瑾的求和,直到馬良死後劉備的自責,都表達了這個看法。就演出而論,是成功的。特別是保留了傳統劇目“哭靈牌”一折,造成全劇的高潮。問題也正是出在這裏,恰恰因為前半部把劉、關、張三人的關系寫得深了,再加上這一哭,又哭得這麽好,使觀眾的同情逐步引到劉備方面,相對地把主題思想削弱了。

劇中次要人物關興是關羽的次子,做過侍中、中監軍的官,早死。張飛的兒子張苞也是早夭的。看來都沒有參加夷陵之戰。劇本把這兩人寫成蜀軍的大將,通過他們加強劉備主戰拒和的決心,是完全可以的。

馬良在征吳之役,奉命到武陵招撫當地少數民族,軍敗後,他也被殺。劇本把他寫成掩護劉備,中箭身死,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