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魏忠賢

一、生祠

替活人蓋祠堂叫作生祠,大概是從那一個時代父母官“自動”請老百姓替他立長生祿位而擴大之的。單有牌位不過癮,進一步而有畫像,後來連畫像也不夠癮了,進而為塑像。有了畫像塑像自然得有宮殿,金碧輝煌,初一十五文武官員一齊來朝拜,文東武西,環珮鏗鏘,口中念念有詞,好不風光,好不威武。

歷史上生祠蓋得最多的是魏忠賢,蓋得最漂亮的是魏忠賢的生祠,蓋得最起勁的是魏忠賢的幹兒子、幹孫子、幹曾孫子、重孫子、灰孫子。

據《明史·魏忠賢傳》說,天啟六年(公元1625)魏忠賢大殺反對黨,周起元、高攀龍、周宗建、繆昌期、周順昌、黃尊素、李應異一些東林黨人一網打盡之後,修《三朝要典》(《東林罪狀錄》),立“東林黨人碑”之後,浙江巡撫潘汝楨奏請為忠賢建祠。跟著是一大堆官歌頌功德。於是督撫大吏閻鳴泰、劉詔、李精白、姚宗文等搶先建立生祠。風氣一成,連軍人,做買賣的流氓棍徒都跟著來了,造成一陣建祠熱,而且互相比賽,越富麗越好。地皮有的是,隨便圈老百姓的,材料也不愁,砍老百姓的。接著道統論也被提起了,監生陸萬齡建議以魏忠賢配享孔子,忠賢的父親配享啟聖公。有誰敢說個不字?

當潘汝楨請建生祠的奏本到達朝廷後,禦史劉之待簽名遲了一天,立刻革職。蘇州道胡士容不識相,沒有附和請求,遵化道耿如杞入生祠沒有致最敬禮——下拜,都下獄判死刑。

據《明史·閻鳴泰傳》,建生祠最多的是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閻鳴泰,在薊遼一帶建了七所。在頌文裏有“民心歸依,即天心向順”的話。

潘汝楨所建忠賢生祠,在杭州西湖,朝廷賜名普德。

這年十月孝陵衛指揮李士才建忠賢生祠於南京。

次年正月宣大總督張樸、宣府巡撫秦士文、宣大巡按張素養建祠於宣府和大同。應天巡撫毛一鷺、巡按王拱建祠於虎丘。

二月閻鳴泰又和順天巡撫劉詔、巡按倪文煥建祠於景忠山。宣大總督張樸又和大同巡撫王點、巡按張素養在大同建立第二個生祠。

三月閻鳴泰又和劉詔、倪文煥、巡按禦史梁夢環建祠於西密雲丫髻山,又建於昌平,於通州。太仆寺卿何宗聖建於房山。

四月閻鳴泰和巡撫袁崇煥建祠於寧前。張樸和山西巡撫曹爾禎、巡按劉弘光又建於五台山。庶吉士李若琳建於蕃育署,工部郎中曾國禎建於盧溝橋。

五月通政司經歷孫如冽、順天府尹李春茂建祠於宣武門外,巡撫朱童蒙建於延綏,巡視五城禦史黃憲卿、王大年、汪若極、張樞智建於順天,戶部主事張化愚建於崇文門外,武清侯李誠銘建於藥王廟,保定侯梁世勛建於五軍營、大教場,登萊巡撫李嵩、山東巡撫李精白建於蓬萊閣宣海院,督餉尚書黃運泰、保定巡撫張鳳翼、提督學政李蕃、順天巡按倪文煥建於河間、於天津,河南巡撫郭增光、巡按鮑奇謨建於開封,上林監丞張永祚建於良牧嘉蔬林衡三署,博平侯郭振明建於都督府、於錦衣衛。

六月總漕尚書郭尚友建祠於淮安。順天巡按盧承欽、山東巡按黃憲卿、順天巡按卓邁,也在六月分別在順天、山東建祠。

七月長蘆巡鹽龔萃肅、淮揚巡鹽許其孝、應天巡按宋禎漢、陜西巡按莊謙建祠於長蘆、淮揚、應天、陜西等地。

八月總河李從心、總漕郭尚友、山東巡撫李精白、巡按黃憲卿、巡漕何可及建祠於濟寧。湖廣巡撫姚宗文、鄖陽撫台梁應澤、湖廣巡按溫臯謨建祠於武昌,於承天,於均州。三邊總督史永安,陜西巡撫胡廷晏,巡按莊謙、袁鯨建於固原太白山。楚王朱華奎建於高觀山。山西巡撫牟志夔,巡按李燦然、劉弘光建於河東。

踴躍修建的官員,從朝官到外官,從文官到武官,從大官到小官,到親王勛爵,治河官,賣鹽官,沒有一個不爭先恐後,統一建生祠。

建立的地點從都城到省城,到名山,甚至都督府、錦衣衛、五軍營等軍事衙門,蕃育署、上林監等宮廷衙門,甚至建立到皇城東街。只要替魏忠賢建生祠,沒有誰可以攔阻。

每一祠的建立費用,多的要數十萬兩銀子,少的也要幾萬兩,合起今天的紙幣要以多少億計。

開封建祠的時候,地方不夠大,毀了民房二千多間,用滲金塑像。

都城幾十裏的地面,到處是生祠。上林苑一地就有四個。

延綏生祠用琉璃瓦,蘇州生祠金像用冕旒。南昌建生祠,毀周程三賢祠,出賣澹台滅明祠作經費。

督餉尚書黃運泰迎像,用五拜三稽首禮,立像後又率文武將吏列階下五拜三稽首。再到像前祝告,某事幸虧九千歲(這些魏忠賢的黨羽子孫稱皇帝為萬歲,忠賢九千歲)扶持,行一套禮,又某事蒙九千歲提拔,又行一套禮。退還本位以後,再行大禮。又特派遊擊將軍一人守祠,以後凡建祠的都依例派專官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