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第2/6頁)

日本屢次和中國商議協助朝鮮變法的事情,但是我們就是不同意,中國屢次請求和對方同時撤兵,但是日本也不同意,李鴻章和總理衙門便開始天天希望俄國、英國出面來調停斡旋。北京、倫敦、聖彼得堡,他們的函件和電報來回傳遞,俄國、英國雖然也說一定會出一份力量,但是卻暗地裏希望能夠獲得漁翁之利。拖延了一段時間,戰爭準備還沒做好。等到了五月下旬,日本的官兵調到朝鮮境內的已經有上萬人了。本來平時的兵力就已經比不上人家,又在戰爭準備上落後,使得敵人占領了重要位置,主和客整個換了一個位置,因此兩軍還沒有交戰,勝負已經見了分曉。這是李鴻章的第三大失誤。

三次失誤之後,戰爭打響了。六月十二日,李鴻章奉朝廷的命令籌備戰鬥裝備。於是就派總兵衛汝貴統領盛軍馬步六營進入平壤,提督馬玉崑統領毅軍兩千人進入義州,分別從海道到大東溝登上岸,又命令葉志超的軍隊轉移駐紮在平壤,這些都是淮軍。所派過去的所有官兵,雇了英國商人的三個輪船分著運送,又讓“濟遠”“廣丙”兩艘戰艦保護他們。二十五日淩晨被日本軍隊的軍艦襲擊,“濟遠”艦的管帶方伯謙看到敵人接近,驚慌失措,非常恐懼地藏在甲板最厚的艙室,等到日本的大炮摧毀了他的船舵,就立即高高掛起投降的白旗,下面懸掛日本國旗,逃回了旅順。“高升”號被擊沉,我軍死了七百多人。二十七日,鄭重通告全國,下令駐日大使館的大使汪鳳藻把國旗撤下來回國。二十九日,牙山失守,葉志超退回到平壤,向朝廷捏造消息說自己打了勝仗,說在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等這些天,多次作戰殲滅了倭寇五千多人,朝廷下聖旨賞給軍士兩萬兩白銀,因此得到提拔的軍官有數十人。自此之後,北洋水師、淮軍陸軍的威望漸漸下降。

五月、六月的時候,日本的兵船聚集在朝鮮,來往的船只多得像織布的梭子。然而中國的軍艦都躲避藏匿在威海衛,在海面上逍遙自在。等到有人參劾的時候,才開始假裝派遣輔助的船只開出港口,有時候行駛三十裏就停止,有時候行駛五十裏就停止,總之從起航出港,過五六個小時就立刻把船開回去,然後立即致電北洋大臣,說某船在某個地方巡邏,並沒有倭寇的蹤跡等等。種種情形,又可笑又可悲。八月上旬的時候,北洋大臣處總是接到朝鮮前線的電報,請求派遣援軍來壯大聲威。北洋政府便租用輪船招商局五艘船,裝載著官兵、銀兩和大米,用海軍的軍艦護送,鐵甲船、巡洋艦各有六艘,水雷船有四艘,合成一支隊伍,一起前進。八月十五日,安全抵達鴨綠江口。五艘運兵船直接進入鴨綠江,淺水的軍艦、水雷船和他們一起進入,其他的軍艦暫時在離鴨綠江十裏或者十六裏的地方駐紮,連鍋爐裏的煤火還沒熄滅。十六日淩晨,從遠處看見南方冒出縷縷黑煙,就知道是日本軍艦快要來了,海軍提督丁汝昌傳令下去,讓軍艦排列成“人”字形,“鎮遠”“定遠”兩艘鐵艦作為“人”字的頂端,“靖遠”“來遠”“懷遠”“經遠”“致遠”“濟遠”“超勇”“揚威”“廣甲”“廣丙”以及水雷船排列成“人”字的兩邊,掛著號旗召集鴨綠江中的戰船全部出來幫助戰鬥。過了一會兒,敵人的軍艦漸漸靠近,排列成“一”字形,向中國軍隊猛烈撲去,一共是十一艘。敵人巡洋艦的速度超過了中國軍艦,轉眼間又變換成太極陣的隊形,把“人”字包圍在中間。我國的軍艦先用重炮轟擊敵人的軍艦,但距離日本的軍艦有九裏那麽遠,沒有擊中也很正常。炮彈的聲音還沒消失,敵人的船只便蜂擁而至,與“定遠”艦、“鎮遠”艦距離有大概六裏,因為害怕強大的火力從而躲避炮彈攻擊,在這個距離上,中國的炮艦射程不足,但是日本軍隊的炮彈已經能夠打到了;日軍距“人”字陣型的隊尾兩艘軍艦比較近,欺負那兩艘軍艦小、裝甲薄。不一會兒,日本軍艦攻入“人”字形的陣腳,“致遠”艦、“經遠”艦、“濟遠”艦三艘軍艦都被隔到了圈外。“致遠”艦失去組織後,船身受了重傷,看樣子都快沉了,“致遠”艦管帶鄧世昌開足馬力,向日本的軍艦快速撞過去,想要和它同歸於盡,還沒有到達目標就全部溺水了,船上有二百五十個人同時殉難。大概整個中日戰爭死者裏邊鄧世昌算是最壯烈的。其中同時被圈出來的還有“經遠”艦,軍艦剛和大部隊脫離,船上突然著起了火,管帶林永升一面發射炮彈攻擊敵人,一面激起水花來救火,好多事情依然做得井井有條。突然發現一艘日本軍艦看上去好像受傷了,立刻加大馬力追上去,但是被敵人的魚雷攻擊,沒有來得及避開,被炸成兩段,死亡的人數有二百七十人。戰況實在太慘烈了!至於“濟遠”艦的管帶方伯謙,就是在七月間護送高升到達牙山,途中遇到日本軍艦後逃回旅順的那個人,那天雙方交戰,方伯謙先掛上了本船已經受了重傷的旗幟,想要用這個來告訴艦隊司令,但是因為想要逃跑的緣故,也被日本的軍艦劃出了圈外。“致遠”艦、“經遠”艦兩艘艦和日本人拼命戰鬥,方伯謙放著這些不管,像一只喪家狗一樣逃竄,於是誤入了水淺的地方。當時“揚威”號已經擱淺在這裏不能轉動,“濟遠”艦撞到了它的身上,裂開了一個大洞,於是“揚威”號就此沉沒了。“揚威”號遭到這個突來的撞擊,死亡人數有一百五十多人。方伯謙受驚,簡直害怕到了極點,飛快地逃入旅順口。第二天,李鴻章致電下令抓住方伯謙,在軍隊面前就地正法。同樣戰爭期間和方伯謙一樣貪生怕死的還有“廣甲”號軍艦,它也逃出了陣型外邊,不知道受傷沒有,然而它只擔心後面的追兵,根本不看前面的路,於是不小心撞到了礁石上面,被日本軍隊施放的魚雷擊沉。隊列中“經遠”“揚威”“超勇”都沉到了海裏,“濟遠”艦和“廣甲”艦逃了出去,和日本對抗的只剩下七艘軍艦。這場戰役,日本軍艦雖然也有受重傷的,或遭到一點兒小損傷,但卻沒有喪失一艘軍艦,然而我軍喪失了一共五艘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