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李鴻章一生的最後一次議和(第8/11頁)

交易達成了,有了英國老大的支持,在後來4.5億兩白銀的分配中,德國分到的比例僅次於俄國。

然後,英國要求清國以債券的方式支付賠款的方案。

所謂債券支付,簡單來說就是大清把對各國的賠款數額換成等額債券,並備有0.5%的首先償付基金,剩下的以大清的鹽稅、常關稅、海關關稅等作為償還債券的穩定財源,規定分39年還清(不許提前還清)。然後在此基礎上計算出每年、每月的還款額,為了方便起見,朝廷也不需要向各國分別付款,由八國成立一個委員會,朝廷統一把款項付給這個委員會,再由委員會向各國分配。

不愧為老牌金融帝國想出來的辦法,貸款買過房子的人一定會覺得似曾相識,沒錯,0.5%的“首付”,剩下的是“年供”,那麽一定是還有利息的——規定年息為4厘。大清在這39年要支付的利息總計為5.3億兩白銀,比賠款額4.5億兩還多,本息合計搖身一變為9.8億兩,相當於大清至少12年的財政總收入,可以組建160個北洋艦隊,你就在這39年裏慢慢地還吧。

德國人果然獲得了“比正常賠款還要多”的數額,他們樂開了花。而俄國人是見錢眼開的,見英國為了保住對大清海關的控制,不惜變相地提高了賠款數額,他們占的分配比例最大,到手的錢又多了,於是俄國人也不再堅持他們的方案,樂呵呵地同意了。在八國關於賠款數額、還款方式的內部談判中,俄國人處處“占便宜”才肯罷休,不過他們也已經完全暴露了貪婪的面目,就連曾經的“盟友”法國和德國也極為不滿,老毛子將嘗到孤立無援的代價。

而美國人是八國裏面最高興不起來的,因為他們堅持認為這種賠款不僅無益於美國利益,反而會是極大的損失,他們早已經暗地裏嘲笑俄國這些“土老帽”了,因為他們的發財方式早已經不同了。

“門戶開放”政策和“庚子退款”之謎

1861年,在大清剛剛結束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美國開始內戰,從1861年打到1865年,最後完成南北方的統一,史稱南北戰爭。

戰爭剛一結束,美國就開始進行一項對後來影響深遠的政策——西部大開發。經濟飛躍發展,國力突飛猛進,到1900年短短35年間,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31%,竟然是老牌工業強國英國(占全世界18%)的差不多2倍。

也就是說,從經濟實力來說,美國其實已經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老大。但世界老大只有經濟實力是不行的,美國需要加強的,是在西方強國中的政治影響,而美國的政治,也是由經濟決定的(市場經濟程度很高的國家)。

和所有的西方強國一樣,美國一開始也在積極掠奪海外殖民地,1898年,太平洋上的島國——夏威夷王國並入美國,從此成為美國向東方擴張的海軍基地,然後是關島,再接下來,通過與西班牙打一仗,美國成功地從老牌海上強國西班牙手中搶到了菲律賓。

而這個時候,世界上已經有85%的陸地變成了幾個西方強國的殖民地,非洲和南美差不多全部淪陷。在亞洲,除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基本都已或多或少地受到列強控制,世界上最後一塊寶地就是曾經的世界老大——中華帝國。為了爭奪這塊寶地,地球上所有的強國都不遠萬裏而來,準備大搶一場。

很顯然,作為新興的世界老大,美國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新的模式去重建世界秩序,其實美國在崛起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找到了一條與爭奪殖民地完全不同的發財方法。

這就是——國際貿易。

所謂國際貿易,就是國與國相互不斷地做生意,源源不斷地進行物品交換。這個發財模式其實自古就有,只不過美國人變得比過去的貿易者更加聰明了。他們除了關心自己在貿易中發了多少財,更會注意對貿易夥伴進行市場開發,竭盡全力地引領和挖掘夥伴國人們的消費需求。你本來只想買匹馬的,人家已經造出了馬車;你本來已經買了馬車的,人家又已經造出了四輪馬車;再接下來就是四輪豪華馬車。總之,版本是不斷“升級”的,每升級一次,你就要買一次,變得“物欲橫流”。這樣美國人就能把貿易永遠地做了下去,原本一塊錢的貿易就能夠做成十塊錢、一百塊錢,讓他們不斷發財。

這種“市場開發”與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重修身而不重物”的傳統是大相徑庭的。不過,在五光十色又確實能為生活創造方便的“物”的面前,清國人們也很快繳械投降了,僅僅從1895年至1899年五年時間,美國對大清的出口額增長了將近兩倍!大清已經成為了美國重要的貿易順差夥伴,美國的工業產品在國內消費不完,就運到清國來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