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乃木希典的破局:失敗中的艱難戰術創新(第3/8頁)

在東北三堡沒有被攻占的情況下,強行奪取火力圈中的制高點,這顯然是最後一搏,背水一戰。然而乃木希典的意圖很快被康得拉欽科識破了,在日軍前鋒部隊已經快速抵達望台炮台的情況下,康得拉欽科東北三堡全部掉轉炮口,用火力封鎖住突向望台炮台的通道,使剩余梯隊裏的日軍主力無法前進,然後調派預備隊迅速增援望台炮台,將後路已斷的日軍前鋒部隊全體殲滅。

8月24日,在激戰整整6晝夜而突破無望的情況下,乃木希典不得不下令結束這一次總攻。此戰第三軍陣亡5000多人,傷亡總計近1.6萬人,總共參戰5萬兵力,一戰損失掉了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奧保鞏終於可以心安了,乃木希典的傷亡紀錄終於超過了他,成為了明治維新以來,單次作戰傷亡最慘重的日軍將領。

睦仁又在支持著乃木希典,前方在緊張打仗,後方就加緊征兵,明治政府甚至一度修改了征兵法案。不管你原本是農民、商人、學生,還是流浪漢和罪犯,只要符合基本條件,扛得起槍,通通都被拉了壯丁,先在日本本土進行一下強化訓練,然後立即開赴前線。睦仁支援乃木希典的新兵人數很搞笑,它正是第三軍的總傷亡人數,只是湊了個整:整整1.6萬人。

卿,你就放手進攻吧,日本國小兵少,但我要你知道,你損失多少兵力,我就給你補充多少兵力!

乃木希典的戰術創新

第一次總攻結束後,乃木希典十分懊惱。他懊惱的是他自己迫於速戰速決的壓力,也迫於權威戰法的禁錮,沒有在旅順堅決地放棄包抄戰術。

包抄戰術是日軍從德軍中學習過來的。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脫亞入歐”,軍隊也不例外,海軍學習英國,陸軍一開始是學習法國,這是由於他們首先知道了拿破侖的威名,直至1871年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戰勝法國,日本陸軍又改為學習德軍。可見日本人學習的特點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選取最優,並不是簡單的教條主義。比如法軍陸軍軍服曾經有一個很典型的特色,那就是在軍帽後面和左右兩邊都耷拉下一塊布條,蓋住後脖子和耳朵,這是為了防備歐洲平原戰場上的風沙、日照和蚊子。日軍發現和研究了這一點,雖然後來他們已經不學習法軍了,但還是在認為對己方有利之後吸收了過來,成為了二戰期間他們標志性的陸軍服,包抄戰術同樣是在理解了它靈活機動、避強擊弱的精髓後學過來的。

但德軍在形成包抄戰術的理論時,大規模的堡壘工事並沒有出現,現在,乃木希典面臨著一個整支日軍都沒有遇到過的情況:旅順不僅已經完全變成了堡壘群,康得拉欽科還十分厲害,他並不是十年前不戰而逃的清軍將領,在他的手上,堡壘都充分地起到了它們該有的作用,戰場已經完全變成了堡壘攻堅戰!

乃木希典已經被逼上一條路,一條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路,一條當外部條件完全改變時,需要敢於打破鐵律和權威、敢於創新的路。乃木希典即將選擇這條路,因為他相信這才是一個指揮官真正需要有的勇氣。

乃木希典也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親歷的經驗教訓,還是要及時總結的啊,而且反面的“歷史教訓”,遠勝於正面的歷史經驗,正是在不斷召開會議,深入總結第一次總攻經驗教訓之後,乃木希典最後提出了一個明治日軍聞所未聞的全新戰術:挖坑。

所謂挖坑,就是挖一條坑道到俄軍堡壘之前,盡量接近堡壘,步兵的突擊就以坑道作為前進基地,一舉解決突擊時沒有任何掩體,完全暴露在俄軍火力之下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在地面上的傷亡,甚至如果情況允許,還可以再挖一條地道直通堡壘之下,埋上炸藥,將堡壘炸上天。當然,由於這條坑道首先就是起防禦作用的,它就不能從日軍的陣地直線對著俄軍陣地挖過去,否則就沒有什麽隱蔽性和遮擋性可言了,容易被俄軍炮轟,而應該從很遠的地方,先沿著與俄軍堡壘近似平行的方向秘密開挖,然後再蜿蜒前進,類似於一個“Z”字。由於這是在正面以坑道對坑道,以工事對工事,完全拋棄了迂回包抄戰術,在乃木希典這裏也有一個正式的名字——正攻法。

無論叫什麽名字,這種戰法在中華戰史上其實很常見,中華帝國的戰場常常要進攻高大的城墻,與堡壘攻堅戰類似,挖這種坑道前進就很常見,比如曾國荃率領湘軍圍困在南京的太平軍時就使用了此法。看來正和俄軍搬出馬尾彈一樣,乃木希典也沒有忘記從中華戰史中取取經,事實上就連叫囂著“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也並沒有放棄學習他們認為的中華帝國中的“最優”部分,後來的事實將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