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今天從昨天走來(第2/4頁)

即便是渾身沒一塊傷疤的美國軍人,勛章丁當地踏上沒有落過一顆炮彈的本土,人類的堅毅、勇敢和男子漢氣魄,就非得在血肉飛濺中熔鑄不可嗎?

所有的戰爭都是內戰。因為所有的人類都是兄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散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被人類自己糟蹋得遍體鱗傷的地球,和人類自己那顆千瘡百孔的心I戰爭結束了,正義勝利了。但就人類而言,沒有勝者。

1945年向人類大聲疾呼:千萬不要忘記1945!

中國 ,血未流夠

從1945年至今,人類已經43年沒有爆發世界大戰了。這個時間,是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間隔時間的二倍還出點頭。

無疑,人類在走向成熟和進步。

但是,就像那個金光燦燦的太陽從未同時普照這個星球一樣,和平之神從未一視同仁地施惠於全人類,總有那麽幾個被遺忘的角落。

柬埔寨,阿富汗,黎巴嫩,安哥拉,人民至今還在槍炮聲中過日子。

兩伊戰爭打了8年,打不動了,才坐到談判桌旁繼續僵持著。誰知道養好傷口攢足勁,會不會再撲上去斯打?

事實上,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槍聲末停和剛停時,這個地球上各種各樣局部戰爭的槍聲,就此伏彼起了。從東南亞到中東到黑非洲,民族解放戰火燎原。這也是一種成熟和進步。當英法等國做為被侵略者歡呼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時候,它們在今天被稱為“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中,繼續充當著的可恥的殖民主義角色,難道不是理所當然地應該用槍炮轟擊、批判嗎?

比之仍在為民族解放流血犧牲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八。一五”後的中國,實在是幸運而又令人羨慕的。

中國卻打得比誰都兇!

這是一場真正的內戰,中國人和中國人扭抱斯打(盡管武器上寫著漢字的並不多)。

而且不是在一個角落,而是在一個有960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占人類1/4的國家裏進行的戰爭。

但誰也不能說中國人是忘記了1945。

類似“有槍就是草頭王”這種胡傳魁式格言和理論,在舊中國是頗有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舊中國政冶舞台的四根柱子,是用槍炮鑄成的。政冶家們全副武裝在這裏發言,辯論,競選。槍是麥克風,炮是高音喇叭,子彈、炮彈是選票,軍隊是選民。誰的槍炮和軍隊多,誰的政冶就走紅,政冶家的形象就高大。從黃袍加身到屍骨遍地,槍杆子就像魔術師手裏的魔仗,簡直可以隨意玩弄歷史。無論多麽天才的政冶家,沒有槍杆子,混碗粥喝也難。縱覽中國近代史上顯赫一時的人物,有幾個不是馬刺丁當,殺氣騰騰的軍頭?

蔣介石的標準像全身披掛。

全身披掛的蔣介石挺有風度。

做為一個如果沒有他。一部現代史就會是另一種樣子的人物,把蔣介石漫畫式地一筆劃入另冊,顯然是不公正的。早在做為孫中山的重要助手和北伐軍首領,以及後來的8年抗戰,他有疲勞,有苦勞,也有功勞。在逐鹿中原的軍閥混戰中,他縱橫捭闔,表現了相當出色的政治軍事才能。否則,他不可能取得孫中山的信任,也不可能把那些獨霸一方的大小軍閥聚集到他的麾下,當然也就不能成為中國的執政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國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八,一五”後的蔣介石,更顯得瀟酒,自信,風度不凡。

那風度和自信,可不是裝出來的。

他擁有3千萬以上人口的地區,控制著所有的大城市和絕大部分鐵路。他接收了1百萬侵華日軍的裝備,有430萬軍隊。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亞洲也是首屈一指的。做為這支軍隊的統帥,沒有比在軍旅中崛起的蔣委員長更懂得它意味著甚麽了。每個與之打交道的人,如果不能充分意識到這一點,舉手投足就會失去依據。

更重要、更意味深長也更具有威懾力的,是這支軍隊中有39個旅是美械裝備。美械裝備就是“勝利”的代名詞。和美國站在一起就是和勝利站在一起。有一個39個旅,就意味著會再有一個、幾個39個旅,就意味著美元會源源而來。

就連他的敵人的朋友和同志的蘇聯共產黨人,也和他站在一起,表示願意“盡最大努力促進中國在蔣介石領導下的統一”③。

至於他的臣民嘛,他胸有成竹。他不止一次地面對狂呼“蔣委員長萬歲”的人潮。他看到人們看到的是一輪和平與自由的太陽。

在善良、質樸、喜歡把人神化的中國老百姓心目中。他本來可以成為一輪那樣的太陽的。“八·一五”後的中國,只要他想做,他幾乎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果真如此,中國的老百姓將會世世代代向他頂禮膜拜,蔣委員長的豐采將光照千秋,歷史將把十倍於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耀奉獻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