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拚命仗(第2/5頁)

於是,“重慶號”乘風破浪,蔣介石兩到葫蘆島。

10月13日。又下了死命令,限於明日黃昏前攻下塔山,否則以軍法從事。

黃埔校長蔣介石可不像它的學生林彪,“軍法從事”是經常掛在嘴上的。也真殺。抗戰期間,從集團軍總司令到軍長、師長。被他“軍法從事”不下10個。這次內戰,也屢開殺戒。2月27日,49軍79師師長文禮丟了沈瀋陽南郊的白塔堡,蔣介石一封電報就沒了命。

這回,蔣介石更狠上了。

只是他能殺誰呢?

東進兵團是真打的。

17兵團司令候鏡如末到之前,由s4軍軍長闕漢賽指揮。這位曾率軍強渡怒江,為中華民族抗戰史,也為自己軍旅生涯寫下光輝一頁的黃埔系將軍,冒看炮火,親自上塔山村對面的雞籠山指揮戰鬥。總統府華北戰地督察組長羅奇,也幾次上陣督戰。它是獨立95師老師長,召集全席排以上軍官講傳統,鼓勵士氣。幾次攻擊失利。他又決定以500萬金元券一人的賞價⑷,組織“奮勇隊”。

豁出錢了,也豁出命了。

陸地,空中,海上,炮彈、炸彈把塔山炸成一片火海。在整個遼沈戰役中,塔山的炮火是最密集的。

炮擊剛停,就成連成營成團往上沖,連長營長團長帶頭沖。

團長帶頭沖鋒陷陣,在共產黨中也不多見。號稱“趙子龍師”的獨立95師,更是不同尋常。一個沖鋒隊上來。全端著沖鋒槍。再一個沖鋒隊上來,全是機關槍。一些頭戴大蓋帽的軍官,像練就了刀槍不入的“金鐘罩”和“鐵布衫”,遠遠地沖在最前面,手中自動火器刮風般掃射。前面倒下後邊上,一梯隊垮了二梯隊上,二梯隊垮了三梯隊上。

剩下幾個人沖不動了,就把屍體壘成活動工事,釘在那兒,硬是不退。

4縱一些老人說,在東北還末見過國民黨有這種勁頭。

10月15日,即錦州城破這一天。侯鏡如同時展開五個師兵力,拂曉時分摸到陣地前,漫山遍野發起集團沖擊。在雞籠山上督戰的羅奇,見獨立95師沖進村頭,樂得揮舞馬鞭子大叫:突破了!突破了!

所有攻擊部隊都被打殘了。能攻善守,據說在華北從未吃過敗仗,連一挺機槍都末丟過的“趙子龍師”,臨走時,三個團只能湊成三個營了——也算闖了次關東。

54軍、62軍和獨立95師,都先後突破過前沿陣地。後續部隊跟不上,一個反擊,不是被趕出來,就是被吃掉。除去指揮不當外,兵力末占絕對優勢也是個原因。而塔山正需增兵之際,從煙台火急運到的39軍,卻因風浪太大進不了港。天老爺好歹開恩了,塔山之戰高潮已經過去了。

不是將不用命,士兵不拚命,實在是國民黨“氣數”已盡。

虎嘯塔山

——東野名將錄之十

總叁謀長遲浩田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時,在山東臨駒聽一位老翁唱了首抗戰歌謠:

胡奇才,真勇敢,

帶領八路打冶源,

打死鬼子三十三,

活捉一個翻譯官。

原軍委工程兵副司令員胡奇才,正在家中撰寫塔山阻擊戰的回憶錄。老人說,若不是遲總長把這首歌謠抄錄給他,他都記不得了。

別人可都記得。很多老人談到胡奇才的死打硬拚的狠勁兒。有人說抗戰時在山東打小張莊,連攻幾次末下,胡奇才火了,組織起黨員和幹部,集中全團號兵(有人說是找了幫吹鼓手)猛吹沖鋒號,親自率隊往上沖。

有的老人說:誰要是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得扒層皮。

林彪把有準備的死打稱之為“拚命仗”。塔山阻擊戰,就是一場舉足輕重的典型的“拚命仗”,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死打硬拚的狠勁兒。

塔山惡戰六晝夜,4縱副司令員胡奇才,一直在前線坐鎮。

一些老人說:胡奇才往那兒一坐,不用吭氣兒,那威勢就來了。

甚麽不用想,許進不許退,你就往死裏打吧。

老人中上個頭,寬肩碩背,方面闊額,粗曠豪放。一頂藍呢帽戴在鬢發斑白的頭上,步履帶看明顯的老態。自然法則卻掩蓋不住久經沙場磨礪的英武和威凜,使人想見當年的雄姿英彩。話語簡潔果斷,語聲渾厚有力。

虎老雄風在。

胡奇才先在10師,後到12師,都是主要防禦方向的師。

10日拂曉,打魚山島失守,西海口和塔山村側後受到威脅。如果敵人從西海口登陸,不經過塔山,繞過高橋,就可直抵錦州。情況十分緊急。林彪打來電話。命令立即收回。正在10師的胡奇才,協同指揮,堅決反擊,奪回了打魚山島。

11日,“林羅劉譚”電令胡奇才,到扼守塔山村的12師去。

師指揮所設在村後一個山坡上。在12倍望遠鏡裏,葫蘆島碼頭上的兵艦,從兵艦上下來的部隊上火車,火車冒著白煙正往這邊開。渤海灣裏的“重慶號”巡洋艦上,“重慶”兩個字都能看見。艦上152毫米口徑大炮炮口火光一閃,頃刻間,塔山地動山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