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戰敗的根源:為什麽大清不能打一場持久戰?(第2/6頁)

然後,吳大帥親自動筆,給海城裏的日軍寫了一封信,通告日軍他即將親率大軍殺入城內,一旦大軍入城,日軍將被殺得片甲不留。所以他特意在海城外立了免死旗數面,如果你們走出來,跪到旗前,我就法外開恩不殺你們了,送你們回國。

吳大瀓說到做到,派人在海城四周的山上插上多面白旗,上寫一個大大的“吳”字,在吳大瀓看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等日本人前來跪拜了。

吳大帥等了幾天,卻不見日軍出來受降,他失望了。於是等良辰吉日一到,他令旗揮動:進攻!

接下來的結果要令吳大瀓更加失望。

一個天真的書生帶著一群烏合之眾,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戰鬥打響後,六萬“湘軍”中真正上了前線開了槍的只有兩萬人而已,而協同作戰的另外近兩萬名八旗軍經歷過兩次反攻失敗,對日軍產生了畏懼心理,只敢遠距離放炮。

第三次反攻海城的結果是:清軍戰死幾百人,海城日軍戰死三個人。

第一次親自指揮失敗了,不過吳大瀓也有他的說法,他認為這次失敗的原因是湘軍沒有出動主力,而八旗軍拖了他的後腿,如果六萬湘軍全體參戰,一定是可以打敗日兵的。於是,第四次反攻開始了,這也是清日開戰以來清國最大的一次用兵——六萬湘軍全數上陣。以10對1,沒得說了吧。

結果還是很冰冷:湘軍戰死近千人,望風而逃者不計其數,海城日軍戰死兩個人——竟然比上次還少一個!

這次可不能再把責任說成主力沒出動,也不能把責任推卸給八旗軍了。皇宮裏的光緒再一次徹底怒了,他一掌拍飛了禦桌上的筆筒,喊道:“大軍雲集,槍械亦齊,爾等為何就攻不下一座四面被圍的孤城?”

第五次反攻海城開始了,這次是光緒親自下令,要求:遼南各軍齊心並力,迅速克復海城!

皇帝親自下的命令,大夥不得不認真對付一下。湘軍和八旗軍知道再也丟不起這個臉,他們全體出動,營口的宋慶也分兵前來支援,加上各支小部隊,兵力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萬。也就是說清軍有十萬大軍攻城,而日軍守軍只有六千。

但是,收復海城的最佳戰機已經過去了,日軍的援軍即將抵達,戰場上的機會是不會永遠存在的,人家是要來救援的,日軍給了清軍四次反攻的機會,而清軍一次次白白浪費。機會不等人啊。

日本兵法家野津道貫

在乃木希典北上救援受阻後,大本營命令鳳凰城的第一軍第五師團前往救援,由新任第一軍司令野津道貫親自率領!

臨危受命,野津道貫即將開始他的表演。

如何解海城之圍?按照一般的思路,直接把援軍開過去開打就行了。但如果野津道貫也這麽想,就太對不起他名字中的這個“野”字了,他走的是野路子。

野津道貫認為,直接解圍這是最常規的解圍方法,也是最愚蠢的方法,他還有一個最高明的方法。那就是:讓對方自動撤去包圍圈。

具體來說,為解海城之圍,援軍要放棄之前攻城略地的戰法,始終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大範圍奔襲,積極調動對方,最後不僅要解圍,還要尋找機會對東北戰場上的清軍實施各個殲滅!

聽上去很妙,但是如何實現?野津道貫認為,只要抓住清國朝廷的心理,抓住他們最懼怕的東西。而對於清國朝廷來說,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奉天有失、祖墳被挖。

分析完這個要素,野津道貫的戰術確定了:只要乃木希典拖住海城南面和西面的宋慶、吳大瀓大軍,然後他親率援軍向鞍山以北的遼陽進軍,造出即將進攻遼陽的態勢。遼陽是奉天的門戶,一旦遼陽失守,必將危及奉天,所以清軍對這一舉動必定大為緊張,在鞍山的八旗軍必定會主動撤出鞍山,移往遼陽,此時,援軍開進鞍山,從海城北面撕開一道口子,海城之圍自解!

這一招其實是從我們老祖宗那裏學來的,叫攻其必救。沒辦法,和睦仁、伊藤博文、伊東佑亨一樣,人家就是喜歡讀點中國兵法和歷史方面的書。

戰術得到睦仁和大本營的批準後,野津道貫率領援軍出發了,1.1萬名大軍直撲遼陽方向而去。果然,在鞍山的八旗軍開始緊張了,他們飛速地思考著這個問題:日軍往遼陽而去,難道會放棄解救海城,直攻遼陽然後攻取奉天?

而朝廷軍機處寧願相信野津道貫進攻奉天的可能,祖墳比較重要,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於是,預估的那一幕發生了:在日軍到達之前,八旗大軍主動撤向遼陽!

見此情況,野津道貫立即率大軍迅速開向鞍山,在開向鞍山的過程中,日軍發揮了魔鬼般行軍速度的本領,等清軍反應過來時,他們已經成功地到達鞍山,成功地插入清軍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