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目標:高昌

前邊我們說過,李世民之所以答應松贊幹布的和親請求,是因為在他的心中,一直保有一個秘密,而這個秘密源於大唐帝國在西域的利益。

自從貞觀八年打敗吐谷渾後,唐朝基本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而如何經營西域將是李世民接下來要面對的課題,經營西域對於唐朝來講是很關鍵的,除了能張揚國威之外,最重要的是能保證絲綢之路的繁榮,而且可以牽制和削弱北方遊牧民族的勢力,進而保障河西、隴右的安全,防止南、北兩個遊牧民族勢力的會和。

正所謂:欲保秦隴,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

此時,對於控制吐谷渾大片土地的唐王朝來講,近在眼前的高昌國就顯得十分礙眼了。

當時高昌的國王就是在玄奘西行時,給予玄奘極大幫助的麴文泰。

麴文泰和玄奘兩個人的友誼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一段佳話,但坦白的講,麴文泰後來處理和唐朝的外交關系上,表現的並不明智。

不可否認,高昌和唐朝之間有過一段蜜月期,麴文泰的父親麴伯雅死時,唐朝還專門派遣專使前往吊唁。貞觀四年,麴文泰親自前往長安覲見李世民,受到了李世民的熱烈歡迎,臨走前,麴文泰的妻子請求進入李唐皇室的宗譜,李世民絲毫沒有猶豫,大筆一揮將麴文泰的妻子納入其中,並且封為長樂公主。高昌和唐朝的友好關系,此時達到了頂峰狀態。

但是,很快,兩國的關系逐漸陷入了低谷。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西突厥!

西突厥和高昌是近鄰,在獨立後,經過了乙毗炪陸可汗的努力,勢力逐漸強大,本來和唐朝的關系也還算不錯,可是隨著唐朝打敗吐谷渾,唐朝的版圖直逼西域,西突厥開始緊張起來,最關鍵的是,西突厥也想經營西域。

兩個大國都有共同經營西域的目標,所以利益沖突在所難免,而此時夾在中間的高昌,就成為了兩國爭取的重點對象。

在爭取高昌的過程中,西突厥表現的很有策略,一面讓重臣阿史那步真率軍進至可汗浮圖(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用武力威脅高昌,一面又派朝臣阿史那炬前往高昌,名為學習,實為監控高昌的動向,而且又將一部分隋末流落於東突厥、後來又流落於西突厥的難民,遣往高昌,充實高昌的勞動力。

這三個招數一祭出,高昌立馬臣服於西突厥。

看來“利益”這兩個字,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面對西突厥的爭取,麴文泰開始對唐朝的態度產生了變化,首先中斷了和唐朝的來往,而且召回駐唐朝的使節,李世民曾經就這個問題專門遣使前往溝通,結果換來的卻是麴文泰的置若罔聞。

麴文泰,雖說利益是首位的,可你也不能有奶便是娘啊?你小子臉變得也太快了吧?

除此之外,麴文泰還強行扣留唐朝的難民,禁止他們回國,李世民遣使責問時,這位仁兄給出的答案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而且麴文泰還挑撥唐朝和薛延陀部落的關系,鼓動薛延陀可汗應該和李世民平起平坐,不應該處處臣服。

對於麴文泰以上的這些蠻橫做法,李世民最初表現的還是十分理智,並沒有就此和高昌一刀兩段,但是讓李世民下決心發兵攻打高昌,是因為麴文泰率先動武。

貞觀十二年,高昌聯合西突厥,攻打唐朝的西域屬國焉耆,一連攻打下焉耆的三個重鎮,俘虜了大批男女老少,焉耆不得已只得向唐朝求救。

高昌和西突厥攻打焉耆徹底激怒了李世民,在李世民看來,到不是焉耆這個國家多麽重要,而是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敏銳的信號——唐朝在西域的利益遭受挑戰。

事實上,麴文泰在某種程度上為西突厥充當了打手,俗話說的好:槍打出頭鳥,露多大臉,現多大眼。

所以李世民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為了自己的利益,他決定動用武力拔掉高昌這可眼中釘。

所以,我們明白了,李世民之所以答應吐蕃松贊幹布的和親請求,是為了穩住這個身在吐谷渾南部的強大國家,只因為一個原因,李世民不想樹敵太多,更不想再攻取高昌的過程中,讓吐蕃人從背後拍了自己的黑磚。

麴文泰,我實在不希望我們兩國就此走上敵對的道路,我最後一次用我的誠意邀請你,希望你能來長安和談。

抱歉!長安已不再是我的向往之地,我已有了新的靠山,你的誠意我心已領。

那好,事已至此,我們只有兵戎相見!

前方目標: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