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訓的就是你們

作為皇親國戚,難免心裏會有優越感,雖然嘴上沒有喊出我爸是誰誰誰的口號,但很多人卻實實在在地做著仗勢欺人的勾當,其中薛王李業(李隆業避李隆基名諱改名李業)的舅舅王仙童就是代表者之一。

作為王子的親舅舅,特殊的身份本應該讓他更加收斂自己,但王仙童同志顯然是那種給點顏色就想開染坊的主兒,不僅狗眼看人低,而且在自己的封地上魚肉百姓,橫行鄉裏,搞的群眾怨聲載道。不久之後就有人上疏彈劾王仙童,要求治罪。

當然,同樣站出來的還有薛王李業,他的目的是為舅舅說情。

一邊是民意不可違,一邊親情不可擋,李隆基即位後還沒有面對如此兩難的境地,不過在他的內心還是十分想利用這次彈劾王仙童的機會來煞一煞貴戚們的囂張氣焰,只是李隆基明白和處理土地問題一樣,必須要有高超的技巧。

李隆基雖然年輕,但此時在經歷了諸多歷練之後,逐漸成熟的他開始尋找到解決不同事情的有效辦法,所以這一次他將自己隱藏在了幕後,當他接到奏疏後,立即將王仙童交給了宰相姚崇和盧懷慎進行重新審問,關於姚崇和盧懷慎這兩個人我們在後邊還會詳細說道,咱不贅述。

李隆基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首先要給足薛王李業的面子,因為李隆基和兄弟們的關系歷來十分和睦,而且李隆基能夠坐穩皇帝寶座李業功不可沒,所以處理王仙童必須要講究技巧。

而將審問王仙童的任務交給了姚崇和盧懷慎,是因為李隆基知道這兩個人的性格以及為人是斷然不會善罷甘休的。果不其然,姚崇和盧懷慎並沒有因為王仙童的貴戚身份而有任何徇私舞弊的想法,在調查結果屬實後,立即上報李隆基要求立即斬首王仙童,而且兩個人在奏疏中還變相的勸告李隆基不要有任何姑息的做法。

事實上,這正是李隆基想要的結果!

最終在君臣三人之間的通力“合作”下,王仙童走上了斷頭台!

王仙童是李隆基即位以來,第一個被打掉的魚肉百姓的貴戚,很多貴戚們開始收斂自己,他們敏銳的看出身為李隆基的貴戚,這個角色並不好當。

不過在飛揚跋扈、趾高氣揚這條戰線上,歷來都不缺少前仆後繼者,在王仙童之後,另一位貴戚不久之後“勇敢”的站出來,他的來頭同樣不小——王皇後的妹夫長孫昕。

與王仙童比起來,這位仁兄雖然沒有魚肉百姓,但其所作所為也是相當有個性——毆打朝廷官員!

而且毆打的不是別人,正是此前重修運河的李傑。

此時的李傑由於重修運河有功,升任禦史大夫。而禦史的職責就是負責彈劾那些自身有問題的官員和貴戚,這一次長孫昕因為一件小事,在禦史李大人下班的半路途中,攔住李大人的去路無故進行毆打,所以等待他的只有被彈劾。

而且李傑的彈劾不同於別人,只因為他的性格屬於善於權變,死咬到底!

除了上邊我們提到過的姚崇和盧懷慎之外,開元初年李隆基身邊另外還有兩位名臣,一個叫畢構,另一個就是李傑。時稱“姚宋畢李”四大名臣,畢宋剛正不阿,而姚李就屬於善權變。

頭腦靈活的李傑在長孫昕毆打他的時候沒有說一句話,更沒有還手,因為他知道這一次愚蠢的長孫昕犯到自己手上,那可是周扒皮學雞叫——自找挨打!

皇後的妹夫又如何?這一次就是要讓你張飛扔雞毛——有勁兒難使!

於是李傑一紙訴狀將長孫昕告到了李隆基那裏,不過讓李傑想不到的是,奏疏遞上去石沉大海。

像這種事最怕的就是皇帝大人沒有反應,因為沒有反應就意味著就此拉倒!

對於李隆基此時內心深處的想法,李傑十分清楚,娘家人自古以來都是貴客,而且王皇後是李隆基的賢內助,現在李隆基是不願意因為一個臣子,而使皇族之間產生裂痕。

事實上,李傑猜的很準確,之前已經斬了王仙童,算是對貴戚們給予了警告,現在王仙童事件剛剛消停,如果再對貴戚下殺手,恐怕會引起動蕩,要知道李隆基能夠坐穩皇位,貴戚們功不可沒。

但李隆基顯然沒有想到一點,那就是和王仙童比起來,長孫昕的身份更加特殊,準確的說是更加敏感,因為他除了具有貴戚的身份之外,還兼有外戚的身份。

這一點,李傑想到了!

於是,李傑轉動自己聰明的頭腦,開始了運作!

不久又一封彈劾長孫昕的奏疏遞到了李隆基那裏,雖然依舊是李傑所為,但這一次李傑在奏疏中將問題擴大化了。

大致總結李傑的奏疏,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無故毆打我本就是觸犯法律,不過這並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長孫昕身為外戚身份,從毆打我的舉動來分析,或許有不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