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治理蝗災(第2/2頁)

幾句話就會讓你肝兒顫!

事實上,倪若水在接到回信後,確實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在他看來,姚大人實在已經給了自己很足的面子,如果這些話要是直接捅到皇帝陛下那裏去,相信倪若水肯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倪若水快速行動,全力投入到了滅蝗運動中去,經過一番捕殺後,據統計汴州境內死掉的蝗蟲大約在14萬擔左右,還不算死在河裏的。

成果是卓越的,功勞是顯著的,姚崇是很高興的。

但皇帝陛下卻是有些猶疑的!

雖然山東地區的治理蝗災卓有成效,但對姚崇所采用的方法,反對之聲從來沒有間斷,他們的理由依然是擔心天人不和,怕會出現報應,搞的李隆基都有些疑神疑鬼。

為了使自己徹底安心,李隆基決定找姚崇問問。

而姚崇則明白,一切問題的根源其實都在皇帝那裏,從源頭切斷才是根本,如今這個源頭是不能采取極端措施切斷的,和對付倪若水一樣,姚崇這次依然想通過語言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只不過這一次不能是具有殺傷力的話語,而是要通過語言的的感染力來打消皇帝陛下的顧慮。

“這些腐儒們實在不懂得變通,臣難道不知道天人和順的道理嗎?但有時候迫於形勢必須要采取權宜之計。”

姚崇的開場白,其實是在自己和皇帝陛下之間找到一種可以溝通的話題,那就是皇帝陛下的顧慮並沒有錯,而自己提出的治理蝗災的方法是迫不得已。

只要找到共通之處,接下來的問題一切好談。

“他們都在說愛卿不懂得天人和順的道理,朕原來也是這麽認為,看來朕的想法錯了?

“其實自古以來,就有過治理蝗災不及時最後發生慘劇的教訓。北魏時,山東地區也是蝗災泛濫,那個時候他們的國君可實在沒有陛下英明,結果不忍捕殺,反而使百姓們受災,最後莊稼被蝗蟲糟蹋殆盡,百姓的牲口竟然發展到互相啃毛的境地。”

姚崇說道這裏,故意停住,然後用他那雙老謀深算的眼睛不斷向上瞟著李隆基。

“愛卿繼續說下去!”

姚崇清了清嗓子,然後緩緩的說道:“現在山東地區的百姓沒有多余的糧食,如果任由蝗災泛濫下去,恐怕百姓們會逃光。現在雖然未必能把蝗蟲徹底消滅幹凈,但總比看著它們一點點吃光莊稼要好。”

姚崇一邊說著,李隆基一邊不住的點頭,但目光中依然透露出一種猶疑。

在官場中混跡多年的姚崇,實在是太明白皇帝陛下此刻需要的是什麽,他更明白皇帝陛下那猶疑眼神背後的含義,所以他接著說道:

“臣知道陛下好生惡殺,此事不需要出敕,容臣出牒處分即可。若不能成功治理這次蝗災,臣的一切官職盡可削除。”

“敕”是指皇帝下命令,“牒”是指宰相下令,姚崇的意思其實就是在告訴李隆基:千萬重擔我一個人扛!您只需要站腳助威。

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李隆基也就不能再說什麽,一切就此搞定。

這次治理蝗災不僅卓有成效,使百姓們避免了流離失所,同樣也讓所有人看到了姚崇那讓人敬畏的決心,但對於姚崇而言,四年的宰相生涯能夠讓他博得千古賢相的名聲,依靠的絕不僅僅是讓人產生敬畏之心。

事實上,處理政務的非凡能力才是締造姚崇賢相名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