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張說回歸

1、雙人宰相團

姚崇、宋璟開創的“大治”局面是整個開元盛世的奠基階段,現在兩位賢相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但帝國必須依然要大踏步的向前邁進,也就是說宰相班子不能因為姚崇和宋璟的離去而沒人幹事兒,縱觀當時能夠使“大治”局面繼續延續的,似乎沒有人可以像姚崇和宋璟那樣能夠獨自勝任,所以李隆基只能退而求其次,恢復先前的“群相制”。

當時在朝臣中,德高望重和能力突出者寥寥無幾,李隆基選來選去只有源乾曜和張嘉貞最為合適。源乾曜屬於資歷老,而張嘉貞則屬於新起之秀。

源乾曜能夠進入宰相班子其實並不稀奇,早在姚崇擔任宰相時,盧懷慎不幸病逝,源乾曜就成為他的接替者和姚崇進行搭档,可是他的運氣不好,一個月後姚崇被罷相,還沒來得及適應新崗位的源乾曜,也被罷免了宰相職務,出任京兆尹。

源乾曜本以為此生再也不會回到宰相班子中,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他這僅僅只有一個月的宰相經歷,居然會成為他日後重新回到宰相班子的資本。

宋璟罷相之後,李隆基考慮宰相人選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政績與資歷,論政績源乾曜沒得說,擔任京兆尹時將長安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三年之中政令始終如一,從不改變。論資歷源乾曜雖然只擔任過一個月的宰相,但比起那些一天也沒幹過的人來說,源乾曜至少對宰相這個職位,有個感性認識。

什麽是老資格?就是你把資歷比你深的人熬死,而你還屹立不倒,那你就是老資格!

所以綜合以上這些來看,宋璟罷相後,源乾曜能夠接班其實並不稀奇!

相對於源乾曜來說,張嘉貞能夠進入宰相班子,在很多人看來則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在此之前,張嘉貞的確有些名不見經傳。

張嘉貞的仕途之路始於垂拱元年(685年),那一年他順利通過了朝廷的明經考試(考五經的掌握情況),被任命為平鄉縣尉。本以為在任上努力工作,熬資歷可以一點點的往上升遷,但不想他的這個縣尉之職只擔任了不到一年,即被免職回老家聽後發落,原因是他的轄境內出了大量的盜賊。

雖說張嘉貞不是這些盜賊的頭目,但轄區之內出現這樣的事情,而且治理不力,至少領導責任是應該要負的。張嘉貞就這樣結束了他短暫的首次仕途之旅,不得不回到家鄉聽候發落。

事實證明,回家是板上釘釘的,但聽候發落則是遙遙無期,讓張嘉貞想不到的是,他這一等居然等了十幾年,可謂是空悲切白了少年頭,直到時任侍禦史的張循憲來到了他的故鄉。

長安元年(701年),張循憲作為河東采訪使來到了張嘉貞的故鄉蒲州,在這裏他遇到了非常棘手的問題,搞的他進退兩難。情急之下張循憲讓當地的官員向他推薦才能之士,以便能夠集思廣益。而官員推薦的人就是張嘉貞。

聽完張循憲的講述後,張嘉貞立即開始對整個事件進行分析,並提出幾種解決方案以便張循憲作為候選,當張嘉貞說完後,張循憲已經驚訝的合不上嘴巴。

他實在沒想到蒲州這樣的小地方居然會有這樣的人才。

張循憲雖然現場沒有露出聲色。但在離開蒲州時,他再次召見了張嘉貞,然後只對他說了一句話:我一定會向女皇陛下舉薦你的。

這一次,輪到張嘉貞的嘴巴驚訝的合不上了。

在張嘉貞看來,自從十幾年前被貶回故鄉之後,他雖然從沒有放棄心中的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的意識到如果沒有什麽奇跡,估計自己將會終老於故鄉。

然而,這個世界總是有奇跡的,因為張循憲是個說話算數的人。

很快,張嘉貞得到了女皇武則天的召見。

這算是一場非正式的殿試,對於張嘉貞來講,這是他僅有的一次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在很多人看來,小地方走出來的張嘉貞在面對女皇陛下的威嚴時,一定是十分緊張的。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張嘉貞在面對武則天時,不僅表現的神態自若,對答如流。而且他還變相的向女皇陛下提出了要求:

“臣乃一介草民,今天有幸在殿內和陛下對話,草民已經死而無憾,然而草民覺得雖然與陛下咫尺相隔,卻猶如深隔雲霧,恐怕君臣之禮尚未完成。”

白癡都聽的出來,這是要讓武則天去掉面前的垂簾。

完了!終究是小地方出來的一介草民,女皇陛下也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好什麽奇嘛?

所有人全都替張嘉貞捏了一把汗!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武則天居然同意了,並且當即任命張嘉貞為監察禦史。

就這樣,張嘉貞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開始了他的第二次仕途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