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組團群砸

宇文融的試探性攻擊,最終以失敗告終,張說毫發無損。

張說始終認為自己經歷這麽多宦海沉浮,披荊斬棘的一路走到今天,在成功策劃並主持封禪大典之後,終成為天王級的朝臣。現在宇文融一個乳臭未幹的後生居然用三腳貓的功夫來公開挑釁自己,在張說看來,宇文融根本不配做他的對手。

所以史料上沒有記載張說有什麽反應,不是因為張說沒有應對之策,也不是他根本沒有發覺宇文融的企圖,而是他根本就沒在乎。

當時張九齡針對宇文融的所作所為,再次挺身而出提醒張說,認為宇文融當下很紅,而且能言善辯有謀略,讓張說多加防備。而張說卻認為宇文融屬於老鼠之流,根本產生不了什麽威脅。

事實證明,老鼠雖然只能在黑天偷些糧食吃,但他們隱性的有傳播鼠疫的危害!

張說再次將張九齡的話當作了耳旁風,然而很快,宇文融就開始了第二波攻擊。

如果說第一次的試探性進攻,宇文融失敗於猛人吳兢的攪局,那第二波攻擊,宇文融則有必勝的把握。

因為這次進攻的背後,除了宇文融之外,還隱藏著諸多人的利益,搞倒張說大家一起升官發財,正所謂組團群砸是也。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張說依然繼續發揮他的性格,不斷的使自己陷入到了孤立的境地。

事情的起因源於李隆基的一項人事任命。

開元十四年(726年)二月,李隆基召見河南尹崔隱甫想要任命他為禦史大夫。河南尹是地方官,禦史大夫是京官,這等於算是提拔了崔隱甫。

既然是皇帝陛下看重的人,相信在地方上一定有政績,然而李隆基的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張說的阻止。

張說的理由是,崔隱甫沒有什麽文學修養,是不能重用的。為此,他建議任命崔隱甫為金吾大將軍(皇家衛隊長),張說的潛台詞是:以崔隱甫的水平和能力最多做個護衛長。

崔隱甫文學修養高與不高,我們暫且不論,但張說的理由明顯有些牽強,文學修養高未必能把官做好(例如後來的李白、杜甫),最重要的是,張說的阻止並不是出於公心,因為對於禦史大夫這個職位,他有自己的人選,時任殿中監的崔日知。

這下引起了李隆基的反感,他當下拒絕了張說,並且他用一種特有的方式回擊了張說,那就是給了崔日知一個左羽林大將軍的職位,李隆基的潛台詞是:你推薦的人,才是適合做護衛的人。

這還沒完,在任命崔日知的轉天,李隆基就提拔崔隱甫為禦史大夫,他仿佛在告訴張說,這個帝國中只有一個人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那就是皇帝。

自從張說第二次重返朝廷一直到現在為止,他第一次在李隆基那裏產生了信任危機,而這一切對於多謀略的宇文融來講,是可以利用的機會。

在宇文融看來,這是扳倒張說的絕好機會,甚至是唯一的機會!

在充分吸取第一次試探性攻擊失敗的教訓後,宇文融決定這次攻擊采取組團群砸的方式,畢竟人多力量大嘛!

在這個群砸隊伍中,第一個被宇文融拉進名單的就是皇帝李隆基,在宇文融的計劃中,李隆基的作用並不是沖在第一線扔板磚,他的作用是發板磚。

而真正向張說扔板磚的一線隊員,宇文融找到了以下兩個人:

禦史大夫崔隱甫和禦史中丞李林甫!

崔隱甫能夠入選這個群砸團隊自然不用多說,而李林甫在此之前還沒有登場過,但以宇文融的智商來看,能在這麽多禦史中選中他,可見這個人並不一般。從出身來看,他是高祖李淵堂弟李叔良的曾孫,算是李唐皇族的後代。

《舊唐書·李林甫傳》記載:林甫面柔而有狡計,能伺侯人主意。

《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記載:時人謂之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總結一句話:李林甫屬於那種他把你賣到新疆,你回來還會給他捎葡萄幹的主兒,在整人領域是名副其實的狠角兒。

不過現在由於張說、宇文融等諸多大腕兒把持朝廷局面的情況下,李中丞還僅僅是個小角色,但他實在具備了立足官場的全部厚黑、權謀之術,所以在不遠的將來他注定會成為一個可怕的人,進而足以超過姚崇、宋璟、張說、宇文融等一幹猛人,而位居宰相職位長達十九年之久。

李林甫之所以能夠義無反顧的投向宇文融的陣營,除了他天生具有整人的愛好之外,還因為在封禪泰山時,他是站在山下那些官員其中的一份子。換句話說,封禪當天就地升職的官員中,並沒有李林甫的名字。

以李中丞的性格來看,如果不找個機會報復張說,那實在是說不過去。

因為各自的經歷,更因為各自的利益,從現在開始群砸張說三人幫正式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