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自負(第2/2頁)

這種狀態的其中外在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拒諫!

所以,當張九齡據理力爭後,李隆基沉默了。

這種沉默其實是一種無聲的抗議,雖然最終的結果張九齡達到了目的,張守珪只得到了右羽林軍大將軍兼禦史大夫的官職賞賜,但李隆基的心中不爽,已經讓他開始對這個文學天才有了一絲排斥心裏。

然而張九齡卻沒有看出其中的端倪。

一年後,在關於另一個人的處理問題上,張九齡繼續扮演和皇帝據理力爭的角色。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張守珪手下的一個將領在討伐契丹的戰爭中擅自冒進,結果中了埋伏被打的損兵折將,當時張守珪上奏李隆基請求殺掉這個將領,如果不是臨行前他那一聲大喊,恐怕早已經是人頭落地。

這個將領的名字叫安祿山!

安祿山本是營州的雜胡人,本名阿犖山,之所以稱為雜胡,是因為誰也不知道他的生身之父是誰,安祿山在很小的時候,就跟著以賣弄巫術的母親嫁給了突厥人安延偃,所以改名叫安祿山,長大後因為勇猛有力在幽州參軍,後來又因為勇猛善戰和善於迎合張守珪,而頗得張守珪的賞識,被任命為捉生將。

幾年來安祿山跟著張守珪在討伐契丹和奚的戰爭中履立戰功,進而又升遷為坐驍衛將軍,這一次當他因為冒進吃了敗仗後,張守珪雖然內心十分不願殺安祿山,但為了嚴肅軍紀,所以不得不做出殺安祿山的決定。

當安祿山被綁在柱子上,劊子手即將行刑時,安祿山索性來個最後一搏,他口中高聲喊道:將軍難道不想滅掉契丹和奚了嗎?怎麽能夠殺掉祿山,而讓敵人高興呢?”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安祿山雖然是個武夫,但絕不是那種只有蠻力,沒有腦系的人,這句話他其實是借用了春秋時期秦晉肴山之戰,秦穆公沒有因為吃了敗仗而殺掉孟明而繼續重用的典故,來試圖打動張守珪。

在劊子手的刀即將砍掉自己的腦袋時,居然還能從容不迫的說出典故,從這一點來看,安祿山絕對是個頗有心機、應變能力極強的人!

事實證明,他這一招十分有效,不管是這句話真的使張守珪懂了惻隱之心,還是為張守珪找到了可以後退的台階,總之這句話暫時將安祿山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張守珪決定將他押往東都洛陽,讓皇帝陛下親自處理這件事。

當張九齡知道這件事後,在第一時間上疏李隆基,他在奏章中列舉了春秋時期穰苴殺莊賈、孫武殺吳王姬的典故,來試圖說明必殺安祿山的理由。

張九齡的奏疏句句在理,然而面對這封奏疏,李隆基卻沒有理會,只是下詔免除安祿山的官職,以平民的身份繼續帶兵。

表面看起來,李隆基的做法頗有些當年秦穆公不殺孟明的風範,但仔細分析,李隆基這麽做事實上是對張九齡的一種回擊。

朕的意志豈能為你所左右?

當張九齡看到皇帝沒有理睬自己後,他決定動用殺招來做最後的努力,於是他親自面見李隆基,說出了下列一番話:

“祿山違抗將領損兵折將,按照法律不能不殺,而且臣看他面貌上有造反的特征,如果不殺他必定日後會禍國殃民,請陛下一定要三思啊!”

而李隆基的回答則是:“你不要用王衍看石勒的事情冤枉安祿山!”

通過20年後那場持續八年之久的叛亂來看,這是張九齡僅有的幾次極為精準的預言之一,即張說沒有聽從張九齡提防宇文融的勸告後,李隆基也錯過了拯救大唐帝國國運的絕好機會。

究其內中原因,乃是自負的意氣戰勝了理智使然,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亦不能突破這個局限!

處理安祿山事件,是李隆基第一次在張九齡擔任首席宰相後,沒有聽從他的勸告,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一件事,在很多人看來,這件事最多不過僅僅說明了君臣二人在具體問題上有分歧,並不能說明有什麽嚴重的矛盾。

然而對於心機深沉的李林甫來講,他卻從中嗅到了一絲皇帝內心有些排斥張九齡的味道,只是現在他還不敢妄下定論,他需要采取試探的方法,來逐漸摸清皇帝的真實想法。

只有這樣李林甫才有扳倒張九齡的機會,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