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實的想法

連武惠妃都沒有想到皇帝陛下僅僅聽了自己只言片語,便會勃然大怒要找宰相商議廢黜太子三兄弟,在她看來,自己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地位並沒有降低,而且說太子結黨這個理由的確觸動了皇帝陛下那根敏感的神經,所以她吹完枕頭風後,並沒有再過多的說什麽,因為她懂得什麽叫適可而止,接下來她應該充當一個旁觀者,去等待皇帝陛下為自己帶來勝利的果實。

那我們不禁要問,雖然此時的李隆基已經逐漸顯露出了自大、唯我獨尊的心裏狀態,但作為一個經歷諸多政治鬥爭、歷經無數兇險的皇帝,李隆基真的僅僅因為武惠妃的幾句話,就勃然大怒的要廢黜太子嗎?

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暫且放下這個問題,來看看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

當李隆基轉天在朝堂將想要廢黜太子三兄弟的想法說出來後,張九齡義無反顧的站出來反對,並說了一大段感人肺腑的話語。

“陛下即位將近三十年,太子和諸王從沒有離開過深宮,他們天天受到陛下的教導,天下人都慶幸陛下子孫昌盛。現在三位皇子全都已經成年,沒聽說他們有什麽大過錯,陛下怎麽能因為一些沒有根據的話,突然發怒就把他們廢掉呢?”

張九齡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從前晉獻公聽了驪姬的讒言殺掉申生,引起了三代的大亂;漢武帝相信了江充誣告太子的話,造成了京城的流血事件;隋文帝楊堅聽信獨孤皇後的話,廢掉了太子楊勇哩了楊廣,最後失去江山;這些事例都說明太子是不能輕易廢立的。如果陛下執意要廢掉太子等三兄弟,臣不敢奉詔!”

張九齡越說越激動,最後竟然是淚流滿面!

李隆基聽完張九齡的話後沒有反應。有的史書記載是李隆基很不高興,也有的記載是默然良久,總之一句話,李隆基當時沒有表態。而事實上卻是在張九齡被免去宰相職務之前,太子等三兄弟的地位並沒有受到沖擊。

表面上看起來,貌似是張九齡這一大段感人肺腑的話語,讓李隆基恢復了理智,但上次因為是否重用牛仙客的問題,李隆基已經公開和張九齡翻臉,換句話說張九齡的首席宰相之位已經受到了挑戰,如果這次換做其他人站出來說這番話,或許李隆基還可以接受,但恰恰是李隆基很反感的張九齡站出來,這反而有可能會火上澆油,讓李隆基徹底徹底失去耐心和理智。

然而事實卻是李隆基沒有任何反應,這不能不讓人覺得這件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所以,問題就回到了我們上邊所說的,武惠妃的話李隆基真的就輕而易舉不假思索的相信了嗎?

在我看來,當武惠妃說出那些話後,李隆基的內心其實是一種矛盾狀態,一方面他看出了武惠妃說這番話的用意所在,畢竟十年沒有登上後位,也是因為太子的存在,不過他也知道武惠妃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是太子三兄弟的言行有什麽不當之處,讓但要是說太子陰謀結黨,李隆基內心並不一定完全相信。

但自古以來每個皇帝內心都有著同樣的心結,那就是生怕有人結黨營私,如果這個人是太子,那麽更會引起皇帝百分之二白的警覺,所以李隆基明知道武惠妃的話含有水分,但還是本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原則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來敲打一下太子三兄弟。

不過有的朋友可能會問,李隆基當時如果不想真的廢掉太子三兄弟,完全沒有必要想出這麽復雜的方法來,他可以否定武惠妃所說的話,然後將三兄弟找來當面訓斥一頓,當面敲打豈不更加簡單明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該用常人的思維來判斷李隆基的行為走向,他之所以能夠擊敗韋皇後、太平公主,能夠輕松駕馭頗有個性的姚崇、宋璟、張說、李林甫等人,帶領這個帝國走進黃金時代,這本身就說明李隆基的思維在某些時候是異於常人的。

更何況作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也必須要有超越眾人的眼光和視角來看待問題。

事實上,在是否廢黜太子三兄弟這起政治事件中,還隱藏了李隆內心深處一種不為人知的情感。

這種情感就是他對武惠妃深切的愛!

李隆基一生擁有無數個女人,除了後來的楊貴妃之外,在此之前武惠妃可以說是李隆基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不僅因為這個女人出現後,先前的王皇後、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全部失寵,更因為後來她去世後,李隆基很長時間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以至於後宮之中居然沒有稱心如意的人,直到楊貴妃的出現。

開元十四年武惠妃有機會榮登皇後的寶座,但因為客觀原因,最終與其失之交臂,說是大臣反對也好,還是李隆基有意保護也好,在這個問題上武惠妃當時沒有過多的糾結,因為她堅信,渡過這個敏感的時期,皇後之位非自己莫屬。所以她耐心的等待著,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時間居然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