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李亨手中的牌(第2/2頁)

那一年王忠嗣只有18歲!

此後,在和吐蕃的多次交戰中,他都身先士卒的沖鋒陷陣,以至於李亨十分擔心他的人身安全,為此李亨經常上疏李隆基請求將王忠嗣召回朝廷。

王忠嗣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戰當屬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北征契丹之戰!

契丹雖然是大唐帝國北部邊境的一個小國,但從武則天征討契丹失敗以來,其勢力日益強大,大有和唐朝分庭抗禮之勢,唐朝五次北伐皆武功而返,武則天還曾下令征全國囚犯組成軍隊討伐契丹,依然是勞而無功,很長時間以來契丹已成大唐帝國的心腹大患。一直到李隆基繼位之初這種局面仍未改變。

開元、天寶時代隨著大唐帝國國力達到鼎盛,李隆基開始有意拔掉如北部邊境契丹這個刺頭,終於在開元二十六年李隆基下定決心,讓王忠嗣來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證明,王忠嗣並沒有辜負李隆基對他的期望,這一仗他不僅打出了大唐帝國的聲威,更將困擾李唐王朝三代皇帝的問題徹底解決。

當時王忠嗣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與契丹在桑乾河進行會戰,三戰三捷,打的奚契聯軍全軍覆沒,契丹可汗只以身逃,不久被部下殺死,契丹36部盡數投唐,幾十年不敢作亂,使大唐帝國威行漠北。

此後,王忠嗣擔任隴右、河西節度史,繼續轉戰大唐帝國的西部邊境常年抵禦著吐蕃人的侵擾。

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一個是李亨的僚屬,一個是李亨的摯友,可以說李亨的勢力是以這兩個人為班底的,兩個人時任帝國邊境的地方節度使,這樣太子李亨通過這兩個人等於將帝國西北邊境將近30萬兵馬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裏,再加上當時兩個人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具有很強的政治影響力,所以李亨雖然在朝廷內部勢單力孤,但有強大的軍事勢力做後盾,對於他來講算是另辟蹊徑的一種強大。

但是正所謂軍人的天職是在戰場,如果他們離開戰場卷入是是非非的政治鬥爭,則無異於是麻布做龍袍——不是這塊料。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兩個人因為李亨的原因,當時不可避免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雖然不會打仗,但是要論政治鬥爭,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可是飛機上釣魚——差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