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撫(第2/2頁)

“臣謹遵聖意!”

楊國忠一邊說著,一邊伏地叩拜,那一刻他的臉上其實寫滿了失意和憂慮。

……

對於楊國忠來講,和皇帝陛下的這次對話,算是達到了目的。雖然沒有改變皇帝陛下對安祿山依然寵信的態度,但至少阻止了安祿山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未來他只能通過時間的推移去試圖改變皇帝陛下的想法,但如何盡快實現這個目的,這將是留給楊國忠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而對於安祿山來講,當時雖然他是一名邊將,但朝廷中他的眼線也不少,例如吉溫就是其中的一個。楊國忠和李隆基的對話,很快就通過吉溫那張“快嘴”傳到了安祿山的耳朵裏,他雖然知道楊國忠阻止李隆基召自己進入宰相班子,這讓他憤怒不已,但皇帝陛下的賞賜還是讓安祿山瞬間冷靜下來,只是此刻他的心中還是有些忐忑。

原因在於他猜不李隆基的真實想法。

按說自己先前的那場哭訴和這次李隆基賞賜,已經可以表明皇帝陛下並沒有聽信楊國忠的話而猜忌自己,但敏感的安祿山還是決定要在試探一下李隆基的真實想法。

雖然此刻並不是在自己的封地範陽,但安祿山還是決定要賭上一把,這也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十分強大和果敢的。

在楊國忠和李隆基那場對話的三天後,安祿山上表李隆基一口氣請求兼領閑廄、群牧使以及總監之職,並推薦時任禦史中丞的吉溫為武部(兵部)侍郎,安祿山之所以提出這兩個請求,是因為閑廄、群牧使和總監的職務掌管著帝國的馬匹,而推薦吉溫則是對他的報答,以及將吉溫安插在楊國忠的身旁,來時刻刺探楊國忠的行跡。

對於安祿山的請求,李隆基當即同意。

從李隆基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對安祿山有求必應,甚至不厭其煩的滿足安祿山的種種請求,並不是他的內心對安祿山的野心無所察覺,李隆基的良苦用心在於他想通過自己的恩寵來籠絡安祿山進而消解他的野心,使他感恩戴德的忠於自己。

但是,曾經開創大唐帝國黃金時代的李隆基,居然被目不識丁、粗俗狂妄的安祿山一番小醜般的表演所蒙蔽雙眼,殊不知李隆基的所作所為正在不斷刺激安祿山的野心和欲望,而他對安祿山的一個又一個賞賜,從客觀結果上最終卻為安祿山創造了便利條件。

更可悲的是,李隆基並沒有就此懸崖勒馬,要知道安祿山現在依然身在長安之中,只要不讓安祿山離京,或許後來的那場悲劇就可以避免。

但李隆基的一念之差,卻最終放虎歸山,使安祿山終成禍患。

天寶十三年(754年)三月,在京城長安已經呆了兩個月的安祿山終於坐不住了,他深怕楊國忠的不斷進讒,會使李隆基改變對自己的初衷,要知道他這次只身來長安,本身就是冒險行為,在長安兩個多月的日日夜夜裏,雖然他憑借著貌似忠厚的表演,取得了李隆基的信任,但是楊國忠那如同鬼魅般的身影,還是讓他備受煎熬。

安祿山突然想離京的請求在傳到李隆基那裏後,李隆基決定讓高力士為安祿山踐行。

在李隆基看來,這既是對安祿山此次前來的一個最終交代,也是有意識的讓高力士查看一下安祿山的言行。

事實證明,這是安祿山在反叛之前最後一次到長安,而在這場最後的踐行中,安祿山的表現不如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