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遺憾結局(第4/5頁)

大臣們明白,皇帝陛下的這種解釋明顯是在敷衍,所以全都選擇了沉默。軒轅集在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到達長安,剛到長安,李忱便在宮中召見了他。李忱本以為軒轅集會為自己帶來長生不老的丹藥,所以在簡單的寒暄過後,他便問道:

“先生道術高深,可有什麽不死仙藥嗎?”

“去除聲色犬馬,喜怒哀樂始終如一,廣施恩德,自然與天地合德,為什麽偏要求取長生之法呢?”

軒轅集的回答十分出乎李忱的意料,他不知道這個道士為什麽放過了這次極好的宣傳長生不死之術的機會,在聽到軒轅集這種冠冕堂皇的回答後,李忱大失所望,於是讓軒轅集前往館驛休息。

軒轅集此次在長安只待了幾個月,便堅決要求返回羅浮山,據《舊唐書•宣宗本紀》記載,在臨別之際,李忱問了軒轅集一個十分玄妙的問題:

“先生現在舍朕而去,是不是國家將會有什麽災難?先生能否告訴朕,朕能擁有天下多少年呢?”

對於李忱的提問,當時軒轅集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讓人取過筆墨寫下了“四十”兩個字,但又將其中的“十”挑在“四”字之上,這樣就變成了“十四”。而李忱在位正好十四年,於是後世的治史者便將這個“十四”與李忱在位前後共計十四年聯系在一起,而且由衷地發出了“興替有數,其若是乎”的感嘆。

對於軒轅集寫的“十四”兩個字,李忱並沒有十分在意,而且在軒轅集離開後,他更加依賴丹藥,雖然他不曾拒絕朝臣的勸諫,但對於追求長生不死之術依舊癡心不改。到大中十三年(859年)正月,李忱因為丹藥毒力的作用,已經出現嚴重的煩躁不安,不僅性情怪異,而且猜忌之心頗重。

八個月後,李忱疽發於背,病情日漸沉重。與此同時,圍繞李忱百年之後的皇位繼承問題,各種政治勢力開始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和爭奪。

自敬宗李湛時期以來,由於宦官的幹預,圍繞皇位更替的鬥爭日益殘酷,搞得皇帝本身已經十分厭惡有人提及冊立儲君事宜。除非皇帝本人有此願望,而李忱就是其中的一個。

早在大中十年(856年)正月,李忱召宰相班子成員討論時事時,宰相裴休便趁機向李忱建議早日冊立儲君事宜,結果導致李忱因此大發雷霆,很不客氣地告訴裴休說,如果冊立了儲君,朕就會成為閑人。裴休因此十分擔憂,但又不敢在皇帝面前再提冊立儲君一事,因此多次請求辭去宰相職務,想避免日後因為冊立儲君一事惹出麻煩。

李忱的身體每況愈下,他想用大赦天下的方法祈求病體康復,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宰相崔慎趁機進言,認為太子是國家未來的根本所在,如果現在冊立儲君,就會找到大赦天下的理由。但即使這樣,李忱也是以沉默的方式婉拒了崔慎的建議。

兩位宰相勸諫李忱早立太子,都被李忱所拒絕,但冊立儲君又是皇帝所繞不開的事情,那李忱為什麽對冊立儲君一事如此反感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宦官幹預皇位獻替事宜,讓李忱內心不情願冊立儲君嗎?或許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事實上,李忱遲遲不願意冊立儲君,有其不為人知的苦衷。

李忱有12個兒子,因為他始終未冊立皇後,所以這些兒子只有長幼之序,而無嫡庶之分。長子李溫在會昌六年(846年)封為鄆王,但是李忱卻十分不喜歡這個兒子,而偏愛三子夔王李滋。

長子李溫因為得不到寵愛而出居十六王宅,夔王李滋以下的五個兄弟居住在大明宮內。李忱以諫議大夫鄭漳、兵部郎中李鄴為夔王李滋的侍讀,其實,他是有意將李滋作為儲君的人選,但又擔心因廢長立幼而引發朝臣的反對甚至是動亂,可以說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始終困擾著李忱,這也就是為什麽宰相建議早立儲君而李忱拒絕的原因所在。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初,李忱已經病入膏肓,朝臣們已經很多天沒有見到李忱的身影,人們預感到已經當了將近14年皇帝的李忱大限將至。好在李忱此時腦子並不糊塗,在彌留之際,他知道冊立儲君一事再也無法避而不談,因此他秘密叮囑時任樞密使的宦官王歸長、馬公儒以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共同商議起草詔書立夔王李滋為皇太子,準備隨時繼承皇位。

王歸長、馬公儒等人都是李忱十分寵信的宦官,所以他才將身後之事托付給他們。當時的宦官勢力基本上還算團結一致,只有左軍中尉王宗實與王歸長等人有矛盾,被視為異己勢力。但王歸長雖然等人雖然深受李忱寵信,卻沒有掌握兵權,真正掌握禁軍兵權的是神策軍的左、右兩個中尉。

王歸長等人唯恐王宗實利用手中的兵權從中阻撓冊立儲君事宜,所以想利用代皇帝陛下起草詔書的機會,將王宗實貶出京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