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四章 辯誣與聯合國軍(第3/4頁)

“辯誣”的韓應寅前腳走,金應南後腳便回來了。他把大明情況詳細說了一遍,包括陳申、蘇八、琉球等地的倭情奏折,朝鮮小朝廷這才弄明白大明對倭寇的了解有多詳盡。李昖一琢磨,心想不行,朝鮮距離日本最近,琉球都通報倭情了,我們如果不拿出點有質量的倭寇情報,委實說不過去。

韓應寅是專程辯誣去的,沒派別的任務給他。於是李昖不嫌麻煩,又派了一位叫申點的使臣,把朝鮮能搜集到的倭寇情報全匯總起來,再報天朝。

讀史至此,忍不住要感慨一句:奔波在漢城和北京之間的使者們,你們真是辛苦了……

再感慨一句:“李昖同學,有什麽話您不能一次說完麽?

負責“婉拒合兵”任務的李裕仁到北京時,是十月十七日。他上表言辭懇切,說“暹羅琉球,小邦只聞其國俱在南海中,竄遠懸絕,舟船不通,未詳道裏幾何。方維在何,今無緣寄聲。”翻譯過來就一句話:“這倆地方我們找都找不著,更別說拉人家助拳了。”

萬歷聽了,也沒生氣,還撫慰一番。朝鮮人這才松了一口氣,還未合上嘴,萬歷又說了一句:“琉球和暹羅不成,咱們再換一家助拳的嘛。”

李裕仁汗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大明對朝鮮可真是優待,暹羅、琉球合兵一事剛下馬,朝廷馬不停蹄,又給朝鮮找了一家盟友。

還好,這次的盟友,比那兩家靠譜一點,叫葡萄牙。

準確地說,是在澳門的葡萄牙人。

對於葡萄牙人的戰鬥力,大明早在正德年末的屯門海戰中就領教過了。那一場戰事葡萄牙人雖然戰敗,但他們先進犀利的火器,也給大明留下了深刻印象。經過名臣汪鋐、戚繼光等人的大力推廣,佛朗機已經成為一個武器品牌,廣泛應用於明軍裝備裏。

找葡萄牙人助拳,也不是沒有先例。嘉靖二十六年,葡萄牙人曾經組織艦隊前往浙江寧波,剿滅了海盜林剪;隆慶二年,海上巨盜曾一本曾打算圍攻廣州,結果被澳門的葡萄人打跑了。這兩次戰役給大明官員刺激很大,時人評價說“佛郎機、滿剌加諸夷,性之獷悍,器之精利,尤在倭奴之上。”比日本人都能打。

所以這次倭亂大起,大明想起葡萄牙人,是很自然的想法。

找葡萄牙人出兵,這個是兩廣侍郎劉繼文的主意。劉繼文的構想相當宏大,就六個字“擒斬關白入獻”,讓葡萄牙人依仗著船堅炮利,直入日本,擒賊首腦,來北京獻捷。

萬歷皇帝覺得主意不錯,跟朝鮮使臣提了一嘴,吩咐當地官員趕緊去聯絡。

劉繼文去找葡萄牙人交涉,但葡萄牙人根本沒搭理他。這些歐洲人都是漂洋過海作生意來的,才不會幹這種火中取栗的傻事。剿滅海盜是一回事,介入兩個國家的戰爭是另外一回事。葡萄牙人都是生意人,指望著在中日兩頭做買賣,嚴守中立。這次若是出兵幫了大明,以後在日本就別想混了。

不過葡萄牙人也算夠意思。早在兩年前,秀吉曾經想買葡萄牙人的大戰艦,他們一打聽,原來這船是要打大明用的,忙不叠地拒絕了這個要求。

葡萄牙商人回絕以後,大明這才徹底熄了合兵的心思。朝鮮人也徹底松了一口氣,覺得這事算是塵埃落定,不會再有反復了。接下來韓應寅、申點陸續趕到京城,辯誣的辯誣,通報的通報,天子自然龍顏大悅,不吝賞賜——至於暹羅、琉球、葡萄牙什麽的,在幾頓賜宴之後也便被中朝人民拋去腦後了……

如果萬歷皇帝為朝鮮找的這些盟友統統實現的話,那麽我們就能看到,在公元一五九二年的朝鮮半島上,會出現一支來自東方的聯合國軍。這支聯合國軍囊括了大明、朝鮮、暹羅、琉球、葡萄牙、建州女真(嚴格來說他們此時是明軍)等一系列國家或政治勢力,那該是件多麽絢爛奪目的事情呀。

為什麽大明這麽熱心給朝鮮人找盟友呢?這是我們在初章所說的戰略思維所決定的。

在大明眼裏,朝鮮也罷,日本也罷,都屬於藩邦蠻夷,只不過一個聽話,一個不聽話而已。外國的事再大,那也是夷事,朝鮮半島對大明來說,不是戰略重心,犯不上動用天朝大軍。

大明的血,不能為一些蕞爾小國而流,最多幫忙喊幾個外邦打手過來——這還是看在朝鮮一貫恭順的面子上。

在這些潛在盟友一一夭折之後,大明甚至考慮過幹脆讓朝鮮單獨出兵剿滅日本算了。在萬歷二十年二月,兵部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說朝鮮人受到了倭寇的汙蔑,心中一定非常憤恨,不如就趁他們群情激昂,民心可用的時機,讓他們出兵去打日本——說一千,道一萬,大明就是不打算為外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