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一章 李舜臣(上)(第4/6頁)

到了第二天,李舜臣把所有人召集到一塊,說元均咱們得去救,但是露梁附近地形復雜,沒人敢去,所以我才猶豫。他這一挑撥,所有人都怒了,尤其是一個叫做魚泳湛的,紅著眼睛嗷嗷叫,拍著胸脯說我願意當先鋒。

李舜臣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知道慶尚道的水軍遭遇了慘敗,為了防止這種失敗主義影響到自己部下,所以用此激將之法,挑起戰意。

於是李舜臣便讓魚泳湛擔任先鋒,還特意把那條龜船配備給他,作為偵查之用。隨即麗水洋面,一時間鳴螺放炮,全羅道水軍正式開拔。

屬於李舜臣的時代,即將緩緩拉開大幕。蟄伏已久的天才,即將要讓整個海面燃燒起來。

這一天,是壬辰年五月初四。在前一天,日軍第一軍團已經攻克漢城。整個朝鮮南部,現在只剩下這一支孤軍。

李舜臣這次帶去出征的部隊,一共有板屋船二十四只,挾船十五只,四十六條鮑作船,兵力不過兩千出頭,而他的對手,是擁有兵力九千二百人,大小戰船七百余艘的日本海軍。但李舜臣沒表現出任何擔心,他如平常一樣鎮定自若地指揮著,仿佛這只是一次例行的出海演習。

全羅道艦隊前往露梁的一路並不太平,在光洲、嶺海附近,已經可以看到零星的日本船艦,爆發了幾次小的遭遇戰。當艦隊抵達乃梁海域的時候,撞見了日軍一支大船隊。

駕駛龜船的申汝良,走在所有艦隊的最前面。日軍一看到朝鮮海軍,立刻圍了上去,把龜船團團圍住。申汝良絲毫沒有驚慌,按照事先操練的戰法,操縱龜船在敵人艦隊中左右沖擊。

日本人很快就發現,這艘怪裏怪氣的戰艦很棘手。想打吧,打不動,那層厚厚的木板隔絕了大部分遠程攻擊;想爬上去吧,根本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先後派了幾個悍勇的水手都掉進海裏去了。偏偏這條船上的火炮還特別多,一會兒打一排火炮,一會射出好幾簇蒺藜炮,很快就打著了數條小早船。

李舜臣的艦隊在這時候逼近了,他非但沒有上前援助,反而下了一道命令:“撤退。”在龜船上奮戰的申汝良急了,扯著嗓子大喊:“您是不是不要我們了。”李舜臣沒搭理他,指揮著艦隊朝閑山島退去。

日本人一看朝鮮軍撤退了,士氣大振,以為這支水軍和朝鮮陸軍一樣膿包,當下也不管那條小龜船,扯帆劃槳追趕去了。這也不能怪他們,過去的一個月以來,日軍一路攻城略地,朝鮮部隊除了潰逃還是潰逃,他們不認為這次的敵人會有什麽不同。

朝鮮軍和日軍一前一後,很快來到了閑山島洋面。日軍精神松懈,隊形不齊整,三三兩兩地分散在廣闊的海面上。李舜臣算算時機到了,下令艦隊立刻反轉,開始反擊。

李舜臣是個實幹家,他知道龜船雖好,只是太貴,所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戰術革新上。全羅道艦隊的每一條船上,都有日軍五到十倍的火器。這些艦只保持著側面對準日軍,保持一定距離,集中優勢火力,天、地、玄、黃火銃一齊發射,洋面上登時煙火漲天。

日軍水軍沒有任何思想準備,隊形立刻大亂。這時候,李億祺率領另外一半艦隊從柱島附近殺出,抄了日軍的後路。戰鬥開始後只用了一個時辰不到,日本人就潰敗而逃。

申汝良這時候也駕駛龜船歸隊了,問李舜臣為何不去救援,李舜臣淡淡地回答道:“我對龜船有信心。”

這一場戰鬥意義重大,一是驗證了龜船的作用。事實證明,龜船的威力比想象中還大,被數倍於己的敵船包圍,仍能從容待之,這種玩意兒若是有十個二十個,估計日本人就不要混了;二是驗證了李舜臣治軍、臨陣指揮和新戰術的正確性。在整個戰鬥中,李舜臣表現得無比鎮定,無論是開始時的示敵以弱,李億祺的巧妙埋伏,還是反擊時的堅決,每一個細節都都證明他是一個不世出的海戰天才。

打掃完戰爭之後,李舜臣命令艦隊繼續前進。沿途經過鎮海洋、巨濟、唐項浦和南桃浦,終於在五月初五晚抵達唐浦前洋。

按照約定,元均應該在這附近與李舜臣會合,可慶尚道水軍卻毫無蹤影。李舜臣對這位不靠譜的同僚沒辦法,只能在海面上冒著風險等待。一直到了五月初六,元均和他手底下的軍官才姍姍來遲。至此全羅、慶尚兩道水軍勝利“會師”,其中全羅道水師有大小四十艘戰艦,而慶尚道水師的總兵力,是四艘……

會師之後,元均總算放下心來。以後勝敗都是他李舜臣的事情,我把艦隊交給你,就不算臨陣脫逃了。敵情緊急,李舜臣也顧不得跟他計較,接受了慶尚水師那點可憐的實力,統一號令,繼續前進至巨濟島南部的松未浦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