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二十二章 倭橋勝敗(第4/7頁)

辛辛苦苦造了這麽多攻城器械,被日本人付之一炬,他倒是一點不心疼。就連臨時脫逃的吳廣,劉綎也只是象征性地派人過去申飭了一番,沒做深究。

安慰完這些將領,劉綎派人給陳璘送去了一封信,信裏說今天日本人打勝了,防守一定松懈,你們趁二更天進攻,我們也搞夜襲,小西行長死定了。

陳璘覺得這提議很靠譜,欣然答應,和李舜臣等整頓艦隊,在十月初三的二更時分悄悄地迫近倭城。陳璘沒急著進攻,而是先側耳傾聽。他聽到遠處一陣隱約傳來的鵝叫,大喜道:“這是劉將軍的陸軍開始進攻的暗號,咱們可以開始動手了。”

海上夜戰,只能憑燈光為號。陳璘吩咐旗艦上升起進攻的燈火,諸船也舉燈響應,一時間整個順天洋面星星點點,如若銀河。

倭城裏的守夜士兵看到這番盛況,嚇得肝膽俱裂,急忙通報小西行長。小西行長衣服都來不及穿,急忙下床出門。他剛一出門,就聽身後三聲巨響,回頭一看,整棟房子化為齏粉……

原來陳璘號令聯軍水師一字排開,先用艦炮向日本人打招呼。明軍的戰船噸位大,裝載的火炮無論射程還是威力也非日、朝水軍所能比擬,這幾炮下來,竟直接射入城中,差點給小西行長搞了一次“斬首行動。”

小西行長渾身冷汗直冒,他奔到向海一面的城頭,看到海面上無數戰船攢集,不時有一道火光劃過黑暗,炸到倭城城墻與城中,驚呼聲數起。這在朝鮮人的記錄裏,被無比崇拜地稱為“千炮沸海。”小西行長仿佛又回到了平壤城內,他強行壓抑住自己的驚恐,命令守城士兵準備,因為明軍很快就會發動登陸戰了。

小西預料得不錯,陳璘見炮擊得手,立刻命令明軍乘坐幾十條相對噸位小一點的船只向倭城殺去,趁亂搶攻。

李舜臣在旁邊提醒陳璘,艦隊壓得這麽前,趕上退潮就不好辦了。陳璘說退不下去也沒關系,把城打下來就得了。於是明、朝聯軍在艦炮的掩護下發動了無比犀利的進攻,無數小船如離弦之箭飛奔城下,喊殺四起。

日軍在黑暗中十分惶恐,把幾乎能調動的士兵都調來了這邊。海邊重兵防守,向陸地一面自然就空虛了。有被俘虜的朝鮮人偷偷掙脫繩索,逃出城去,投入朝鮮軍中,把城內情形匯報給權僳。權僳一聽,連夜叫了李德馨一齊去找劉綎,這機會太好了,絕不能放棄。

沒想到劉綎聽了兩個人的請求,懶洋洋地說大半夜的敵情不明,明天攻城再說。

李德馨和權僳都楞住了。

不是你跟陳璘約好了水陸並進麽?現在水軍開打,怎麽你反倒沒動靜呢?

劉綎說我已經派人給水軍送去暗號了,你們少安毋躁。反正日本人沒船,陳將軍、李提督他們安全的很。原來陳璘聽到那幾聲鵝叫,不是約定進兵,而是約定退兵。但劉綎到底安的什麽心,誰也不知道。

任憑李德馨和權僳怎麽說,劉綎就是不出兵。說得煩了,他一推桌子,說我睡覺去了,兩位走好不送,直接下了逐客令。

權僳憤然出帳,偷偷找了一名部下李時言,讓他帶著朝鮮軍的精銳弓手趕去海灘,萬一水軍進攻不利,咱們也好接應一下。

結果還真讓權僳給猜著了。在渡過了初期的混亂之後,日軍逐漸穩住了陣腳,展開了反擊。在兩軍相持之下,寶貴的時間逐漸流逝,海面開始退潮。陳璘見勢不妙,急忙把艦隊撤出淺海,可是沖在最前頭的二十幾條船,全都擱淺到了沙灘之上。

小西行長打開城門,大批倭寇殺出來。圍攻這些擱淺船只。

陳璘和李舜臣的大船無法靠近,只能眼睜睜看著前鋒變成孤軍。陳璘看到,這些忠勇的士兵絕望地站在船頭,用刀用矛、用手臂用牙齒拼命抵抗著四面聚攏過來的日本兵。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地被殺死在船頭,鮮血撒在沙灘上,臨死前還睜大著眼睛,不明白怎麽局勢在一瞬間就逆轉了。

這些水軍都是陳璘的兄弟,陳璘的袍澤。他看到如此慘劇,卻無能為力,不由得雙目充血,睚眥欲裂。

如果是光明正大地戰死沙場,也算是他們為國盡忠;可這些戰士明明不需要如此犧牲,他們實際上是死於那些言而無信的友軍手裏。

劉綎你這個王八蛋!陳璘心裏一定是在如此憤怒地呐喊著。

有一部分明軍看到困守船上早晚是死路一條,紛紛跳下船上,朝著內陸撤去。日軍哪肯放過,拉開大網把他們團團圍住。

這時從內陸方向傳來弓弦聲振,一陣密集的箭雨落到日軍頭頂,登時射倒了幾十名,硬生生敲開了一個缺口。原來是李時言的朝鮮弓手及時趕到,正看到明軍被圍,立刻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