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秦國結束篇夢想的完結(2)(第4/4頁)

當上丞相的趙高仍然不滿足,他甚至想把天下改姓趙,關於這點兒他確實是有點兒想不開了,身為太監,膝下又無子女,即便是得了天下,等到他駕鶴西去之後江山留給誰,難道還指望他把世襲制變回禪讓制,或者是民主選舉制不成?但是即便如此,有理想有追求的他還是為當皇帝做了不少努力。

趙高為了爭取取代胡亥成為新的皇帝在積極準備著。首先,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和在胡亥身邊的影響力,順利地安排親信控制了中央的要害部門。他任命女婿閻樂為鹹陽令,弟弟趙成為郎中令,掌握了京師和皇宮的衛隊。爭奪帝位,事關國本,必須有大多數的大臣同意才能施行,隨後,開始試探群臣的意向。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的一天,艷陽高照,太陽火辣辣地照耀著趙高被權力欲占盡的內心。此時的趙高內心的確是火辣辣的,因為他要做一件永載史冊的荒唐事,當天他當著群臣的面,獻給秦二世一頭鹿,卻說那是馬。二世一看,笑著說:“丞相錯了,怎麽把鹿說成是馬呢?”但趙高堅持說是馬。

趙高獻鹿而說成是馬這件事讓秦二世在朝堂之上玩兒起了遊戲,他征求大臣們的意見,問左右文武百官到底是鹿還是馬。結果,有的回答是鹿,有的為了阿諛奉承趙高,回答是馬,還有的則沉默不語。事後,趙高對言鹿者一一加以陷害。從此,群臣都開始修煉啞口無言大法。

指鹿為馬鬧劇結束後,群臣面對趙高的淫威都明哲保身,朝廷暫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趙高幾乎對朝廷擁有了絕對的控制權,他的皇帝夢也越來越近。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這股東風一直沒吹來,反而吹來了項羽、劉邦。正當趙高忙於做篡位準備時,劉邦、項羽率領的起義軍已席卷關東,並向關中進軍。

當劉邦部隊攻至武關的消息傳到鹹陽宮內,秦二世如夢初醒。他急忙派人去找趙高,商量對策。見風使舵的趙高知道大勢已去,於是當機立斷,下令動手除掉二世。趙高讓弟弟趙成做內應,女婿閻樂率領部屬攻打二世居住的望夷宮。行動之前,狡詐而又心狠手辣的趙高怕女婿有變,悄悄地將閻樂之母扣為人質。

閻樂很順利地打進了望夷宮,抓獲秦二世。糊塗的胡亥請求面見趙高。閻樂不答應,而要他死,秦二世就請求封給他一個郡,讓他做一個郡王,閻樂也不答應。二世又表示自己只要當一個萬戶侯,閻樂仍不準。無奈之下,二世最後請求讓他與皇後去當普通的老百姓。閻樂再次予以拒絕。走投無路的秦二世,只得被迫自盡。

秦二世一死,一心想當皇帝的趙高就把玉璽佩戴在自己身上想過把皇帝癮。一直對趙高恨之入骨的文武百官見趙高居然囂張得戴上了玉璽,實在忍無可忍在朝堂上議論起來。趙高也知道民心所向這個詞,無奈之下,他只好再安排顆棋子在皇帝的龍椅上,而這個時候的最佳人選便是二世的侄子——子嬰。

趙高處心積慮、忍辱負重多年,雖然控制了國家大權卻由於身體缺陷問題自己做不了皇帝,按照他的性格,他自然也不想讓別人做的舒服。他告訴子嬰,只能稱王,不能稱帝。理由是,如今秦朝的地盤兒越來越小,眼看又形成了六國爭霸的局面,皇帝叫起來也沒什麽勁。子嬰也只好做了秦王,而不是秦三世!

本身子嬰作為胡亥之後的秦帝國第三位皇帝,稱秦三世才對,可趙高卻不讓子嬰稱帝,他不讓子嬰稱帝的理由,在某些方面也是成立的。當時,在席卷而來的秦末大起義浪潮中,一些人紛紛打出原來六國的旗號而自立。比如楚霸王等等。秦二世胡亥被逼自殺時,號稱朝廷的秦王朝已經完全喪失了對關東的控制。

雖然趙高不讓子嬰稱帝,但是稱王也要有王的樣子。為了能讓子嬰的繼位合理、合法、體面,他專門為子嬰安排了授璽儀式,並通知子嬰去參加。而子嬰比胡二世強多了,他早就痛恨趙高竊取秦王朝的權柄,這時又聽說趙高暗中派人與劉邦聯系,想在關中自立為王,就決心除掉趙高。

子嬰與兒子商議,準備不去宗廟,誘使趙高上門,然後將其殺死。有計劃就有希望,果真事情的發展都在計劃預料之中,回去催促子嬰的趙高被伏兵亂劍刺死,屬於趙高的時代徹底結束了。由於趙高種種卑劣行徑早已犯了眾怒,在眾大臣的一致要求下,殺了趙高的子嬰又下令誅滅了趙高三族,並將他們暴屍街頭。

奸臣雖然被除掉了,但是早已腐朽不堪的秦王朝仍然阻止不了滅亡的趨勢。反秦義軍兵臨城下之時,子嬰毫無抵抗能力,於是在稱王46天之後,乖乖地投降了。公元前206年冬,當年由秦始皇開創的威風凜凜、一掃六合的大秦帝國存在了15年之後,徹底覆滅於義軍手中,秦朝歷史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