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秦國結束篇夢想的完結(2)(第2/4頁)

雖然大多數人都對李斯所謂的督責感到不齒,但秦二世胡亥對這種極端獨裁專斷的統治思想,卻深以為然,下令嚴格執行督責之法,凡對人民壓榨得酷烈者,就認為是朝廷的得力幹將,殺人多者,就稱之以“忠臣”。結果使國內到處都是受刑而死的人,秦國社會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

胡亥即位後,雖然他是真真正正的皇帝,但是在權力的執行上很多要依靠趙高、李斯二人,他們倆也掌握著當年他篡位的把柄,因此權力慢慢的無限放大,三個人就這樣因互相利用而聯合了起來。然而這種“三角關系”卻非常不牢固,由於權力和利益再分配上的不平均,他們之間常常勾心鬥角。

趙高出身趙國王族,在戰國時期的混戰中,戰敗的趙國一家老小、遠親近鄰被迫做了俘虜,然後被送到了秦國為奴。苦難的遭遇加上仇家的迫害,趙高作為老媽出軌後的“野種”被殘忍地處以宮刑,命運也是相當坎坷。從一出生就是個錯誤,而他把這種錯誤全部的轉嫁到了歷史上。

被處以宮刑的趙高在秦國王宮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秦始皇在宮中遇到了趙高,見他相貌出眾、身材高大、力量過人,完全不同於其他的娘娘腔的太監,很是喜歡。人的一生有一次好的機會並且能把握住就很不錯了,趙高遇到這樣天上掉下的餡餅自然是歡喜異常,但城府極深的他又沒有表露於外。

趙高就這樣在始皇帝欽點的待遇下做了中車府令,具體職責就是專門為皇家管理車馬,直接為秦高層領導服務。在服侍始皇帝的過程中,聰明好學善於鉆研的趙高投秦始皇所好,自學了“獄法”,被秦始皇發現後當上了公子胡亥的老師,從此一路平步青雲,經過沙丘之變後,逐漸成為執掌秦王朝大權的幾個重要人物之一。

做了宮廷郎中令之後,所有大臣的進出均受到他的控制,趙高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但是他自知自己地位低賤,從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在朝廷中又結怨甚廣,又有身體缺陷,長久的壓抑讓他心理上也有點兒小小的變態。他常常疑神疑鬼,並且十分懼怕大臣們在秦二世面前說自己的壞話。

胡亥繼位後,趙高根據對胡亥的了解,他找了機會對胡亥說:“現在陛下年少繼位,若與大臣議事出點差錯,朝臣們就會輕視您。不如由我在廷上與朝臣們議事,然後報告給您。這樣您就不會在大臣面前有什麽過失,他們也就會把您當作英明聖主了。”秦二世本來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專業敗家子,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從各種資料分析,或許胡亥的智商就相當低,就連趙高替他管理政事的請求他都同意了,這本身就是個非常腦殘的錯誤。若是在秦始皇時期,趙高是萬萬不敢提此要求的,但是他深知,胡亥和始皇帝不一樣,二世並沒有像始皇帝一樣的對權力的控制欲,只要滿足他的生活娛樂,別的怎麽著都成。

趙高代為傳政的意見批下來後,他就越來越囂張了,他不但控制著秦二世,獨攬了朝政,宮中大大小小的事兒也都由他定奪。這樣一來,本來相互制約的胡亥、李斯、趙高這種三角關系立刻就失去了三角形固有的穩定性,立即向有利於趙高一方傾斜。很快,李斯和趙高之間就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李斯作為丞相,看到老板胡亥和自己都被自己的前盟友趙高架空,所以對趙高的做法李斯多次表現出相當不滿,而趙高也覺得李斯在朝中心腹眾多,將李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總想找個機會弄死他,兩人便明爭暗鬥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趙高找到了陷害李斯的機會。

某一天,趙高一本兒正經地對李斯說,今天天氣不錯啊!李斯答道,確實不錯。然後趙高就進入了正題:現在農民起義之形勢很緊張,皇上卻還屢屢征發人力大修阿房宮,無休止地搜集天下玩好之物。我想進諫,但我地位卑賤,實在有些不方便。你為什麽不進諫呢?

老奸巨猾的李斯聽到趙高求自己向胡亥進諫,或許作為丞相的他早就對秦二世終日深處宮中、驕奢淫逸而不問政事感到憂心忡忡。現在趙高邀他進諫,李斯一時沒明白過來,更不知是計,就說:“我早想進諫,可是皇上不上朝,得不到進言的機會啊!”趙高說:“你若真想進諫的話,我給你尋找機會,到時通知你。”

想在秦二世胡亥那兒進諫是非常困難的,精力旺盛的胡亥整日身居後宮與嬪妃們淫樂,無暇於政事,他的這一生活習慣趙高非常清楚,但李斯卻不知道。趙高的計策就是,每當胡亥興致高漲的時候,趙高就約李斯進諫,趙高真是太陰了,在這種情況下哪個皇帝會納諫呢?久而久之,胡亥懷疑李斯故意給他難堪,就對李斯產生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