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生意

李安仁端起茶碗來,看著碗裏暗紅色的茶湯,輕啜了一口,把茶碗小心放在桌子上,對桌子另一邊的徐平道:“原來這茶還可以這樣喝嗎?蠻人買了茶磚都是弄成小塊,煮了來喝,可以加些佐料。”

徐平道:“喝茶哪有一定之規?看各人喜好,想怎麽喝就怎麽喝,只要自己高興就好了。再者茶對山裏的蠻人是貴重的東西,煮了更見鄭重。”

“通判說的是。不管什麽茶,運到山裏價錢都要漲上幾倍,他們為珍視也不行啊,平常蠻人還喝不上呢。”

把一碗茶喝完,李安仁愜意地靠在椅子上,看看周圍,陳設很簡單,除了這張桌子,就是幾盆栽著的花卉,屋裏顯得空蕩蕩的。門窗都閉著,屋裏的光線有些昏暗,從屋子深處吹來的陣陣涼風,拂在身上讓人覺不到一絲暑氣。

“這種暑熱天氣最是難挨,土人都熬不過,想不到通判這裏卻如此涼快,真是天堂一般!”

看著李安仁陶醉的表情,徐平笑道:“涼快是涼快了,只是陰暗潮濕了些,不能在這裏面多呆,不然容易生病,就這一點不好。”

“呆上一會,就能解了一身的暑氣,已經是難得了。”

新的房子已經建了起來,這一帶黃泥石頭不缺,建的是磚瓦房。徐平又讓高大全和譚虎把那一套水空調系統建了起來,雖然這裏多石灰巖,地下水位很深,好在蓋房子的地方選的有水源,利用泉水比打井還方便。惟一的缺點就是水空調系統不能排濕,房間裏的濕度太大,不利於人體健康。

離開巡檢寨,徐平便帶了李安仁回自己在如和縣的住處,要了解周圍一帶的市場情況,看有沒有什麽生意可以做。甘蔗還有幾個月才能收獲,變成錢又要幾個月,他得為這之間的空档期找穩定的財源。

喝了會茶,徐平問李安仁:“你在周圍蠻人地界做生意有多少年了?”

“回通判,學生祖上就是做這生意的,幾代人下來,一二百年總是有了。大宋立國之前,地方動蕩,生意也是難做。自太宗皇帝起,我家裏三代人用了心血,費了力氣,總算攢下點家底。”

“原來是世商,也是難得。”太平年間才賺錢,徐平對李安仁的印象又好了一些。其實動蕩年代經商更加暴利,不過那樣的商人非平常人物,為防意外徐平還真不太敢用。

“既然常年經商,你也該明白蠻人地界最喜歡哪些貨物,他們又有什麽是能賣出來的,說經我聽聽。”

李安仁知道問到了正題,小心答道:“回通判,這些不能一概論,學生大致說一下。若是羈縻州縣的化內蠻人,普通百姓最需要的是內地產的鹽米,尤其是食鹽,向來是貿易大宗。不過最近這些年來,交趾向我大宋所屬的州峒賣私鹽不少,生意便有些難做了。至於蠻酋,他們愛的是內地寶貨,諸如綾羅緞匹,金銀錫器,都是他們所鐘愛。至於茶這一項,雖然蠻人日常也少不了,但以前多是從大理販來,我們很少做這生意。直到通判這裏制茶,學生才試著運到蠻人那裏去賣,倒是出乎意外的興隆。”

徐平點頭道:“這周圍悶熱潮濕,先前的茶容易腐敗,我新制的茶磚不怕放,越陳越香,這點你要跟他們講清楚。你接著說。”

“通判說的是,學生也試過了,這茶再是陰雨天也放不壞,卻沒想到是通判專門制出來的,這樣大理茶就比不過了。——至於化外蠻人,他們除了化內蠻酋喜歡的東西之外,還愛買內地書籍,佛經最好賣,價比黃金。除了佛經也愛買內地印的儒家典籍,尤其是大理、羅殿、西南蕃,自王室以下,都愛搜羅中原典籍,尤以西南蕃為最,舉國上下,能華言,能寫漢字。”

西南蕃地近後世的貴州,有三國時諸葛丞相留下來的駐軍,千百年繁衍下來,人數已經不少。雖然算是蕃人了,漢文化還是保存下來,算是周圍各蠻國中文化程度最高的。

“這些地方,當然還有其他地方,又產什麽東西運出來呢?”

“大宋所屬州峒,寶貨首推金銀朱砂,幾乎各地都產。除此之外,便是各種名貴藥材,諸如蛤蚧、犀角、麝香,每年產的也不少。再就是大理產的大理馬,周圍賣的也不少,邕州也買一些。最大宗的是纻布,在中原也有名氣,運出來獲利也不少。”

山裏產的果然都是暢銷品,從官方來說,邕州地處偏遠,錢糧布匹運輸不便,都是折成金銀上供,從蠻人那裏換成本低不少。其它的也是名貴品,運出來就不愁賣。因為氣候適合苧麻生長,纻布的產量也大,在棉布推廣之前這是中國大宗的紡織品,邕州產的又精,算是名牌產品。

徐平最心動的還是大理馬,搞規模經濟沒動力不行,牛有其局限性,馬的使用就靈活多了。不過此時右江地區還沒開發,發展比左江落後得多,大理馬沒有路線成規模地引進,是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