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郭谘歸來

鹽鐵司衙門裏,徐平看著最近兩月新開場務和鋪子的收入賬籍,心裏默默計算。他的計劃是盡量把京城周圍的實物交易用各種貨幣慢慢替換掉,這牽扯到官府的征稅和科買等方方面面,只有官府先斷絕實物貿易,才能慢慢引導民間實現這一點。

商業交易形式越單純,越有利於官府管理,效率也越高,更重要的是有利有數據的統計,可以用很直觀的形式看出各種政策的利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各種政策推出時的無休止的爭論,甚至不必要的反復。

徐平現在每一步走得很謹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項改革的利弊不是專業的官員很難清楚地判斷,不用數據說話,有時候講道理是講不清楚的。

正在徐平看得入神的時候,門外傳來守衛軍將的通報聲:“稟副使,判官郭谘自京西路返京,門外求見!”

徐平回過神來,忙放下手中的賬籍,高聲道:“速速進來!”

話單剛落,郭谘從門外進來,向徐平行禮:“下官郭谘,見過副使!”

徐平指著身邊的凳子道:“坐吧,你一去幾個月,說說京西路的情況如何?幾州試行小鐵錢可還順利?方天巖的新茶在京西路賣的如何?”

郭谘謝過,在下首坐了下來,拱手道:“稟副使,一切順利!”

喘了口氣,郭谘接著道:“唐、汝、蔡三州行小鐵錢,如今在民間已經通行無礙。剛開始的時候還有百姓不願收鐵錢,現在則與銅錢一樣並行,再也沒有人刻意不收。”

“好,好!”徐平連連點頭,自己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不過這種事情口說無憑,你回京之後要寫個奏狀,先拿來我看。裏面不要只是空口白說,要詳細列明各種數據,幾州商業如何繁榮,稅收增加多少,黎民百姓得了多少實惠,都要一一列明。”

郭谘稍微有些為難:“不瞞副使,民間商業交易我都有記。包括各處的幾處市鎮,甚至是鄉間的草市,以前有多少賣家,每天能賣多少貨,現在有多少賣家,能賣多少貨,地方州縣官員都具名畫押。不過,稅收雖然也有增加,跟這些比起來卻是不多。”

“為何?”話一出口,徐平便就明白過來,“是不是用鐵錢的都是這些小生意,從來都是免稅的,交易增加再多,也沒有多的稅收上來?”

“不錯,鐵錢用的最多的就是鄉間草市,那裏極少稅算。”

自太祖時候起,便規定民間百姓拿著自己種的蔬菜瓜果到集市出售免稅,京城裏面有大量挎著籃子做生意的人,也跟這種商業行為免稅有關。固定攤子,有了店鋪,官府就會收住稅,而肩挑手提的生意人則是不交稅的。

鐵錢的面額小,刺激的主要是這種小生意,剛開始稅收增加自然不多。只能等到下面的人收入增加了,再向上傳導到消費其他物品,稅收才會明顯增加,這要有個過程。

想明白了這一點,徐平對郭谘道:“這沒有什麽,事情哪裏有一步就成功的事情,你只要在奏章裏把這種情況明白寫清楚就好。記住,通行小鐵錢最主要是讓百姓方便,官府稅收增加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不要把主次搞顛倒了。”

“下官明白。”

“好,那麽方天巖的新茶在京西路北部賣的如何?”

郭谘臉上露出笑意:“屬下剛到汝州的時候,新茶賣的並不怎麽好,都說是散茶,極賤不值錢的東西,不論窮富,都不願買回家。方天巖倒是機靈,見這勢頭不對,便就增加了新法制的團茶在市上售賣。新團茶味濃,又能沖泡,又能點茶,而且不易黴壞,這樣買的人便就多了起來。我從京西路回來的時候,新茶賣的數量已經趕上舊茶了。而且新法制的團茶賣開了,散茶竟然也漸漸賣得好了。”

“好,方天巖做事踏實,頭腦也靈活,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新法團茶實際就是徐平前世的發酵茶,像普洱六安茶之類。這些茶都是壓成餅,與現在通行的團茶外觀上有相似之處,但在工藝上也還是用炒青代替了蒸青,而且又經過了發酵的工序,比如今的茶耐儲存得多。

綠茶讓民間養成沖泡的習慣並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圍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事情,介於綠茶和團茶之間的發酵茶就容易接受得多,未必不是一條有前途的路子。而且發酵茶有利於長途販運,輕易不會黴壞,與周邊各國交易也更合適。

在邕州的時候徐平與方天巖接觸得不多,沒想到他還真是個幹事的人才,如果真能把新茶法推行開來,倒是可以提拔起來。

讓雜役上了茶來,郭谘喝了口茶,細細向徐平講述這幾個月自己在京西路的情況。

汝州、唐州和蔡州三州雖然是緊緊相鄰,但中間群山連綿,交通並不方便,郭谘來來去去翻山越嶺著實辛苦。正是因為交通不便,才先在那裏進行鐵錢試點,防止影響基他州縣。不然三州分屬京西路轉運司的兩個衙門,管理先天不便,何必選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