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軍制大改

按照禁軍軍制,副都指揮使和都虞侯都是閑職,備位而已,除非有權管勾宣威軍的特旨,即代理指揮使。徐平可不想延續這種傳統,他要用這些官員把這支軍隊的組織和指揮體系建立起來,這才是調兩位進士出身的武將來的用意。

喜歡用文臣出身的將領,是趙禎跟真宗和太宗不同的地方。真宗的時候,不但不喜歡文臣將領,就連武將讀書他也是反對的。一旦有武將上奏章用語文雅了一點,他會專門告誡不要這樣做,武將就是要粗俗,不要跟文臣攪和到一起。說到底,還是對軍隊定位的不同,真宗太宗會故意挑起文武爭端,異論相攪,利於皇帝控制。

看完軍營,到了帥帳,眾人分賓主落座。

徐平吩咐了取了紙筆來,鋪在桌子上,對張亢和景泰道:“我們在地方為官,有幕曹官輔佐。所謂幕曹,本來是軍中所設,本朝收藩鎮之兵,幕曹留在了地方,禁軍卻從此沒了僚佐官員。從大的來說,漢太祖與項羽爭雄天下,蕭何保證足糧足兵,他便是漢太祖軍中的僚佐之長,所以功臣排第一。小的來說,蜀漢照烈帝荊州奮起,以諸葛武侯為軍師中郎將,同樣是幕僚之長。一軍征戰,主將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皆管,僚佐官員至關重要。”

張亢性格豪放不羈,聽了笑道:“諫議是要我們做軍中僚佐,而不是統兵官?那這副都指揮和都虞侯的官位便就不倫不類了,豈不讓人非議?”

“軍中設僚佐官員,軍制遠追秦漢,便自宣威軍起。一切初創,不要去計較官位的名字,等到立下軍功,揚威異域,自然會名正言順。現在宣威軍中的僚佐官員,便只有你們兩個人,這幾個月裏,要想好到底需要哪些職位,要多少人。等到來年武舉開科,便用武進士來補這些官位。還不足的,便從落第進士中招人。”

用武舉進士和文科進士中的落第舉人做僚佐,而不是從軍中直接選人,徐平是經過仔細考慮的。現在的文武之爭,實際上背後有胡漢之爭的影子,這也是真宗為什麽特別在意武將的文化水平,讓他們不要讀詩書的原因。歷史上範仲淹看重狄青,讓他讀《春秋》,背後其實有同樣的用意。立國以來,禁軍內部近親繁殖得厲害,世兵世將,實際上很多人有沙陀族的背景,京城中沙陀族的祭神等等設施是一直存在的。除非是像狄青等人那種身世背景,不然從軍中選出來的人,很可能因為文化觀念等原因讓徐平的措施推行不下去。

秦漢的時候,傳統上對武將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文化,比如孫武,比如吳起,更不要說郭嘉、諸葛亮、司馬懿等人,同樣是政治上的好手。就是軍事統帥,不管是曹操和劉備這樣的帝王,還是關羽、張遼、陸遜這樣的大將,文化水平都不低。軍事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能帶兵打仗,一般也能治理地方。認為武將粗鄙無文,甚至可以不識字,是從晚唐五代興起的風氣,並不是漢族對軍事將領的傳統認識。

不過這種觀念在軍中由來已久,在禁軍待得久了的人,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影響。從軍中挑人出來,他們對僚佐官員從心裏就認為不重要,很難依靠他們變更軍制。

徐平提起筆來,邊說邊寫:“我先提幾件僚佐最重要的事情,你們參詳,如果沒有異議的話,便在軍中把這幾個職位設出來,並定出相關規例。第一是訓練,大的事情自然是由統兵官作主,但一些日常雜事,要有官員輔佐。第二是情報用間、進軍和作戰,這也是統兵官的事情,一樣要設專門官員。第三是軍器輜重,不能讓統兵官在這上面分心,要有專責官員保證用度不缺。第四是錢糧馬料等等,如何征集,如何運輸,保證足食足兵。第五是官兵情緒,怎麽讓他們勇於作戰,日常開導,獎優懲劣,不要出現負面情緒。第六則是軍法,軍中要按規例辦事,不能跟以前一樣,全看統兵官的心情。”

見張亢和景泰發怔,徐平又道:“這中間有些職位,對外用兵的時候是有的,比如錢糧草料有隨軍轉運使。但是我們這一軍,不但是對外用兵的時候,日常駐營也要有專責的官員。你們不要小看了這些,日常管理得當,才能遇戰拉上去就能打。”

張亢舔了舔嘴唇,對徐平道:“諫議,如此一來,軍中可要多不少職位。”

“不要擔心那些,左右不過一軍而已,能多出多少人來?只要事實證明這些職位是有用的,便就只管去設置好了。軍隊總歸是要打仗的,不能打的軍隊,多還是少都沒有用處。”

一直不怎麽說話的景泰也道:“依著諫議所說,則本軍與三衙禁軍可就迥然不同了。”

“本來就要不同,不然何必單設一軍,還特意調你們兩個人過來。對異族作戰,戰績最著無非秦漢,我們現在面對黨項和契丹,軍制自然要學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