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2頁)

徐平一再強調,官員在地方最重要的是讓朝廷取信於民,政績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考核。大規模發賣官營產業,眾官都沒有經驗,出問題再所難免。最重要的,是在出問題之後進行補救。王安石如果能在重新徹查中,彌補先前的缺失,才可將功贖罪。若是為天下做個榜樣出來,那就是大功一件。

原先王安石對工商業改革不上心,為政講究崇本抑末,農業是本,工商是末。碼頭附近一處邸店就能出現兩千多貫的弊案,讓他吃了一驚。兩千多貫,頂得上多少良田,讓他重新考慮工商業與農業的關系。對於此次的工商改革,有了新的認識。

王安石自己知道,此次亂子,自己被問罪是逃不掉的。吏人舞弊,自己失察在先,發現弊端之後,手段粗暴把矛盾激化在後。不管哪一條,都可以進行懲處。不過王安石是個拗人,越是這樣他越不低頭。別人覺得把吏人逼跑了,鞏縣必然收不上來夏稅,王安石偏偏就不信邪。都認為此次工商改革搞砸了,王安石不認,一定要做得比別的地方好。

這是王安石的自負,他天資過人,有資格有這種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