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範雎入秦(第5/10頁)

於是,大家都停止前進。

趙奢這時大聲發布了一條命令:有以軍事諫者死。

意思是誰敢再談軍事,老子就敢殺誰。

雷人吧?現在是幹什麽去的?是打仗去啊,去打仗居然不讓談軍事?看來這個稅務系統出來的官員,只知道收稅,只會談稅務工作,怕人家談起軍事來,他對不上話,所以幹脆就濫用職權,出了這個封口令,不讓你談軍事。

果然高明!

此時,秦軍的另一支開到武安城西,正在武安城西面列陣呐喊。

秦軍這些年來老打勝仗,勝仗打得都成常態了,所以一出戰,士氣都十分高漲,此時全體秦軍喊殺連天,連武安城裏民房的瓦片都給震翻下來。

城中軍民無不駭然失色。

對於秦軍而言,武安城唾手可得!

趙奢的部隊還在邯鄲城外三十裏處。

趙奢手下的一個將官看到武安已經危乎殆哉,就急忙跑過去對趙奢說:“老大,趕快去救武安啊。再不救武安就完蛋了。”

趙奢大喝:“不是說不許談軍事嗎?誰敢談,老子就敢殺。來人,拉下去斬了!”

刀斧手過來,把那建議救武安的將官拉下去處理了。

大家一看,這才回憶起趙奢的經典故事,這哥們兒還當基層稅務人員時,連平原君的家人都敢砍。現在大權在手,他還有什麽人不敢殺?他可以不敢打仗,但並不代表他不敢殺自己的人。

於是,誰也不敢做聲——反正跟著這樣的人打仗,就是真的去打了,也是打敗仗。

趙奢仍然在那裏堅守。而且這哥們兒很有耐心,一守就是二十八天,好像他面對的不是如狼似虎的秦國大軍。

當然,他並不是什麽也不做,而是每天都叫全體士兵建築工事,修築營壘,似乎是在做好應對秦軍攻打首都的準備工作。有一個秦兵的間諜混進他的帳中,他一眼就看得出,但他仍然不做聲,用邯鄲的特色菜好好地請他猛吃猛喝,好像招待好朋友一樣。當然,只是喝酒,不談軍事。

那間諜回去之後,向秦軍將領如實匯報。

秦軍高層一聽,原來趙國居然用稅務局長來當軍事首長,現在還只在邯鄲城外駐紮,連軍事都不敢談。看來,趙國真的怕了。你想想,連廉頗那樣的猛人都不敢出來,趙國還有什麽人?呵呵,你就停在那裏,修你的工事吧,不過閼與將不再是趙國的神聖領土了。

趙奢看到間諜逃走之後,立刻下令大軍快速收拾,卷起盔甲,以最快的速度行軍,只一天一夜就到了離閼與五十裏的地方,又紮下營寨,修築工事。

秦軍看到趙兵突然出現,立刻出來迎敵。

趙奢手下有個士兵叫許歷要求去見趙奢,說有事匯報。

那時的官還是很好見的,雖然許歷只是個下等兵,但仍然能夠直接見到最高首長。

許歷說,秦軍絕對沒有想到咱們的大軍突然出現在這裏,對咱們的虛實還沒有摸清楚,所以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如果將軍不集中兵力跟他們決戰,後果將會很嚴重。

趙奢一聽,說:“你提醒得太對了。我接受你的意見。”

許歷說:“我違反了軍紀,請把我砍了。”

趙奢說:“不能砍你。那個命令只是在邯鄲那裏適用,現在已經過期了。”

許歷說:“那我接著發表意見。按目前的態勢,誰先占領北山,誰就取得勝利。”

趙奢說:“你的這個意見太正確了。”立即派出一萬部隊搶在秦軍的前面,占領了北山。

這時,秦軍也意識到北山的重要性,但有點遲了。當他們隆重開來時,趙軍已經全面占領了這個戰略高地。秦軍一看,立刻攻山,但進攻無效。

秦軍本來士氣大盛,突然被趙軍搶了先手,拿下北山,進攻又受挫,士氣立馬下跌。

趙奢一看,機會來了,命令全軍進擊,果然把秦兵打了個大敗。

秦國這才撤去對閼與的包圍,退兵回去。

趙奢一戰成名。在幾乎無人敢與秦國軍隊抗衡的情況下,這個從稅務系統改行來的將軍,居然把秦軍打得大敗而回,你不服是不行的。於是,趙王把他大大地提拔了一把,封他為馬服君,讓他跟廉頗和藺相如處於同個級別。那個許歷也成為光榮的趙國公務員,被任命為國尉。

當然,這一戰,趙國勝得有點兒偶然。趙奢看得出秦國圍武安而不攻,那是要牽制趙兵,因此他只顧示弱,而根本不管其他。這一步是走得太對了。

可接下來,如果沒有許歷,趙奢的結果如何還真不好下結論。因為他全軍提速來到閼與,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秦軍的面前,可他並沒有立刻組織進攻,而是又紮下營寨,並又要下大力氣修築工事。這對於趙軍來說,肯定不是件好事。如果再消耗下去,出敵不意的效果就將完全喪失,趙軍取勝的把握還有多少,誰也無法預測。幸虧在幾萬趙軍中,還有一個下等兵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