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1644年,為皇歷(黃帝紀年)4342年,天幹地支紀年屬於甲申年,也是大明崇禎十七年。

這一年,是中國歷史上極其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地圖易顏色,江山付劫灰。

這一年的陰歷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草擬即位詔,尊西夏國主李繼遷為太祖,改名李自晟,宣布建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置百官,公開與明朝叫板,給崇禎皇帝寫下戰書,放話說要攻占北京。

正月初八日,李自成說到做到,百萬大軍自西安出發,東渡黃河,兵分兩路:其一路入山西,經太原、寧武、大同、宣化等地,趨居庸關;另一路出河南,經衛輝、彰德諸府,入河北,經邢台、河間,趨保定。兩路齊頭並進,直撲北京。

二月初七日,大順軍攻占太原。

三月初六日,驚慌失措的崇禎皇帝命令寧遠總兵吳三桂放棄遼土,進京勤王。

三月十八日,大順軍來勢兇猛,一舉攻破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困守愁城的崇禎皇帝跌跌撞撞登上內苑煤山,以發覆面,自縊身亡。

歷史在這一日定格,史學家宣布延續和發展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到此終結。

可是,大明王朝真的是在這一日滅亡了嗎?

要知道,崇禎皇帝雖然駕崩,但大明帝國的絕大部分轄區仍是姓朱不姓李。

長江以南的土地,更是牢牢掌握在明廷官員手中。

而且,明廷設置有兩個都城、兩套行政班子,北京城是被攻破了,北京城內的行政班子是被解散了,但南京城還在,南京城內的行政班子還在正常運轉,憑什麽說大明王朝就已經消亡了呢?

這就涉及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到底該以什麽樣的標準來衡量王朝的終結?

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認真考究起來,其實又並不簡單。

說其簡單,是武王革命,紂王死,殷商滅;漢高祖入鹹陽,秦二世歿,暴秦亡。從這一點來說,國君就戮於敵手就意味著該國政權終結。

但,如若簡單地按這一標準來定位王朝的消亡或政權的終結無疑是幼稚可笑的。

比如說,元憲宗蒙哥在南下強攻釣魚城時被南宋的石炮當場擊斃,可是誰也不會因此認為蒙古帝國已被南宋消滅。

除了像蒙哥這樣直接死在戰場上的皇帝外,間接地死於戰場上的皇帝一抓一大把,比如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霸氣十足的明成祖朱棣就死在征途之上。但成吉思汗、朱棣的事業並沒有因此畫上句號。

又或者說,即使國君死在戰爭中,只要該國的政治力量還沒遭受毀滅性的摧毀,該國就不算滅亡。

那麽,將該國國君及其文武大臣來個一鍋端,該國算得上滅亡了吧?

這個答案似乎對,又不完全對。

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和他手下文武大臣就在土木堡大戰中被瓦剌軍隊全部擒獲,但大明王朝並未因此而亡。

那麽,是不是因為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還安然無恙,大明王朝的政治中樞還沒完全被摧毀,根基還在,所以王朝不算滅亡。

的確,都城乃是一個國家、政權的政治中心,地位舉足輕重,它的興衰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政權的鞏固與否。

很多時候,都城決戰,即是敵對雙方綜合實力最高級別、最後搏殺的關鍵一戰,都城的淪陷與否往往影響到政權的存亡。

但是,若真的把都城陷落作為判斷王朝滅亡的依據,那又明顯失之偏頗。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的首都就曾被多次被攻陷過,從安史之亂算起,到朱溫火燒長安,唐朝都城前後淪陷了七次,但前六次,大唐王朝都挺了過去,頑強地存活下來。

那麽,如若君主及並文武百官被俘,都城又已失陷,是不是可以下結論:該國的統治已經滅亡了呢?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大軍殲滅十萬晉軍,攻下京師洛陽,俘獲晉懷帝司馬熾,並縱兵燒掠,盡屠西晉諸王公及士民三萬余人,情形慘烈無比,史稱“永嘉奇禍”。

但,西晉並未滅亡於這一年。因為,晉臣又在長安擁立了晉惠帝的侄子司馬鄴為帝。

西晉王朝的結束,是以司馬鄴於建興四年(公元316年)的出降為標志的。

西晉王朝雖然結束,但司馬氏的晉政權並未因之退出歷史舞台——瑯琊王司馬睿在江東立定了腳跟,建立了東晉王朝。

司馬氏的晉政權的真正終結時間是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該年,司馬德文把帝位禪讓給了宋武帝劉裕。

說起來,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君主易姓通常有兩種方式:革命和禪讓。

所謂“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革命講究的是被革的政府在氣數已盡、遭受萬人唾棄的前提下,被“順乎天而應乎人”的新興政府取代,該新興政府才會得到人民的承認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