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3頁)

然而,當年湯武革命,真的是夏、商的氣數已盡了嗎?

未必。

“氣數”本身是一個形而上的詞語,看不見,摸不著,純屬勝利者為了粉飾自己的行為道德及為自己的行為提供合理、合法依據所創造出來的一個說法。

就拿明末的情況來說,李闖的大順軍雖然占據了大明帝國的河北、河南、陜西、山西、山東等很大一片地盤,但這些地盤當中也仍然有相當多的地方還掌握在大明政府軍的手裏,淮河以南絕大多數地區仍然遍布大明旗幟,甚至可以說長江以南的全部地區都是大明政府的天下。

而且,崇禎即位以來,盡管北中國天災人禍,內憂外患,戰亂不斷,災難連連,但江南地區卻一直比較平穩,農業、商業、手工業發展迅速,經濟積累豐厚,是明朝得以支撐的最大財賦地區,也是大明帝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僅稅收方面,江南就占全國稅收的將近一半,財源滾滾,既富且庶。

更重要的是,明朝軍隊在江南地區還保有一百多萬,其中的左良玉部數量有八十萬之多,其余如高傑、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部,人數均有數萬以上,此外,還有分布在東南沿海的鄭芝龍水軍、遠在雲南的沐氏所部少數民族士兵等。

既有財政上的保證,又有數量可觀的軍隊,更有廣大的地區人民作為後盾,在這個時候就認定大明王朝已經滅亡,多少有些說不通。

要不,您憑什麽說大明帝國的氣數已經盡了,李闖王的大順軍就“順乎天而應乎人”了呢?

當然,如果李自成能得崇禎行禪讓禮,像司馬德文把帝位禪讓給了宋武帝劉裕一樣,則足可定義大明王朝已經正式死亡,而大順立國,也就名正言順了。

但縱觀大明一朝,各代皇帝奉行的都是一種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剛烈信念,要崇禎行禪讓禮,只能是做夢!

既然崇禎不肯行禪讓禮,那大明王朝的滅亡就必須以一種更加悲壯、更加慘烈的結局來收場。這種悲壯和慘烈,應該遠超南宋的滅亡。

那麽,南宋是怎麽樣覆亡的呢?

《宋史》的結論是:“張世傑死遂宋亡。”

注意,張世傑並非宋朝的皇帝,而是宋朝的一個大臣。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臨安淪陷,五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張世傑與另一大臣陸秀夫領宋朝宗室出逃。

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元軍大舉進攻,張世傑率軍抵抗,不敵,丞相陸秀夫背負八歲的幼帝昺跳海而死。

奉命死守帝都厓山的張世傑大哭道:“吾先立一君,不想身亡;復立一君,此君亦亡,這可如何是好!”不久,也壯烈殉國。

歷史上就將“南宋滅亡”定於“厓山大戰”之後,即1279年。

而現在的大明王朝還沒到南宋流亡海上的地步,甚至比北宋滅亡、南宋建國時強得多。

北宋滅亡於“靖康之難”。

和西晉的“永嘉奇禍”相似,北宋的徽、欽二宗及眾多的後宮嬪妃、鳳子龍孫、王公大臣、士民近十萬余人被女真人擄為奴隸,但徽宗的第九子趙構大難不死,南渡臨安,又建立了南宋。

所以,即使大明王朝都城陷、宗廟隳、帝王死,但其仍然可能與晉、宋兩朝一樣,另外在南方開辟一片新天地,建立一個與原北京政治中心相對應的“南明”政權。

而且,與晉、宋兩朝相比,大明王朝甚至更具有建立“南明”政權的優勢。

首先,誠如前文所述,崇禎雖死,但帝國的大部分地區仍然掌握在大明官員手中。

其次,明朝自明成祖之後一直實行“兩京制”,南京保有一整套完備的中央機構。雖然在北京政府正常運作時南京各府衙只是象征性的虛位部門,可它終歸是一個有形的實體,不僅六部完整,還有一套都察院班底。說起來,南京既是吳、晉、宋、齊、梁、陳六朝古都,又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鼎江山的都城,虎踞龍盤,坐擁長江天險,且長江東延一直到江陰、南通,其入海口處,江面遼闊,寬有三十多裏,自古便為南北天塹。長江之外,北方又有淮河可恃,若能憑臨淮河,步步北推,自可掃清河朔。

所以,雖然北京都城已經失陷,但許許多多的明士大夫並不認為世界末日已至,大明王朝就此消亡,他們都紛紛南下,渡過淮河、長江,投向南京。

也就是說,大明王朝的歷史還遠沒有結束。

事實上,崇禎之後,大明朝還出現了三位皇帝,是為“南明三帝”。

朝鮮學者成海應在《正統論》中稱:“皇明雖殘破,然弘光皇帝在南都,則正統在南都;隆武皇帝在福州,則正統在福州;永歷皇帝在桂林、在緬甸,則正統在桂林、在緬甸,天下之正義也。永歷皇帝崩,正統於是乎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