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潞王監國

且說,馬士英與弘光在溧水失散後,指揮四百多名貴州兵護衛弘光母親鄒太後繼續按之前設定好的路線奔往浙江。

到廣德州,馬士英本擬入城打尖,知州趙景和看他們衣衫不整,神態狼狽,堅決不相信他們是大明朝大學士、太後,拒絕開城。

馬士英情急之下,揮軍破門而入,斬趙景和,飽掠城中財物揚長而去。

五月二十二日,馬士英抵達杭州。

去年帝位落選、奉弘光旨意移居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以及在杭州的官員都來朝見。

逃亡途中,馬士英聽說兒子護弘光已往蕪湖,心中一直盼望會有奇跡出現,即黃得功能力挽狂瀾,扭轉戰局。

在他看來,黃得功具備這種能力。

左良玉一軍號稱八十萬席卷而東,結果黃得功連勝兩場,成功地將之遏制。

可是,六月初,阮大鋮、朱大典和總兵方國安等從蕪湖倉皇而至,帶來了黃得功兵敗自殺、弘光帝被俘的消息。

馬士英欲哭無淚。

大明王朝不能就此算完。

一帝被擒,再立一帝!

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放棄復國之念!

去年五月議立新君之際,不是有兩個新君候選人嗎?弘光帝之外的另一個候選人潞王朱常淓現在就在杭州!

遙想去年,未立弘光帝之前,東林諸子都熙攘紛爭,眾口一詞爭頌潞王朱常淓之“賢”,好,現在該賢王頂上了。

馬士英會同在杭州的官僚牽頭議請潞王朱常淓監國,此議很快得到大家一致贊成。

六月初七日,文武官員朝見鄒太後,請以太後的名義發懿旨命潞王監國。

鄒太後當然不會有什麽異議,隨即發旨給潞王:“爾親為叔父,賢冠諸藩。昔宣廟東征“宣廟東征”指明宣宗朱瞻基親統大軍往山東平定漢王高煦的叛亂。,襄、鄭監國,祖憲俱在,今可遵行。”

潞王朱常淓,號敬一,自稱敬一主人、敬一道人,生於萬歷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08年2月10日)。

朱常淓的父親朱翊镠是明神宗萬歷皇帝的弟弟,於穆宗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封潞王,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就藩於河南衛輝府(府治在今河南汲縣)。朱翊镠是萬歷之母李太後的愛子,坐擁田地四百萬畝,為明代藩王中占有土地最多的人,富甲一方。這就使得兒子朱常淓嗣封之後,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奢侈生活。

不用為吃穿發愁的朱常淓厭惡塵世塵務,迷醉於書畫古董的收藏當中,其所收藏的古董中,又以古琴為最。除了收藏,還專門編撰了琴譜《古音正宗》,監制了數以千計的仿古琴,世人稱為潞琴。

乾隆《汲縣志》卷末《雜識》就記:“潞琴馳名於世,相傳有三百六十號。”

明末士人的王士禛《池北偶談》卷19,《談藝》9雲:“故明潞藩敬一主人,風尚高雅,嘗造琴三千張。”

此外,朱常淓還“精通內典”,擅長佛學、書法、繪畫。他的書法包括真、草、隸、篆各體,有石刻、印文傳世。

因為他不幹預地方政事,又有收藏古董書畫的雅好,因此得到了“賢王”的美稱。

崇禎十七年(1644年)初,大順農民軍自陜西渡河東征,二月,大順軍左營制將軍劉芳亮率部沿黃河北岸進軍,占領了懷慶府(府治在今河南沁陽),潞王封地衛輝朝不保夕,朱常淓趕緊收拾財寶攜帶家眷渡河南逃,在淮安,和從洛陽逃出的福王朱由崧相遇。因為和朱由崧在一起,更因為以錢謙益為首的東林諸子擔心福王繼統後會掀翻萬歷年間舊案,潞王居然一度成了皇帝候選人。

不過,馬士英和劉澤清、高傑、黃得功、劉良佐等四鎮的通力操作,最終是朱由崧即位為帝。

實際上,潞王朱常淓的政治野心並不大,能不能登上帝位,並不很以為意,他聽從新君弘光的安排,到杭州過起了從前優哉遊哉的閑居生活。

做皇帝的熱情本來就不高,現在長江天險已失、南都已陷,且去年南京立國時可以依仗的左良玉大軍和黃得功四鎮兵力已經一掃而空,任監國、登帝位,危險系數極高,朱常淓能接受大家的安排嗎?

不能。

接到太後傳令監國的懿旨,朱常淓堅拒不從。

鄒太後涕泣俱下,反復勸說下,到了六月初八日,朱常淓才勉為其難答應。

“賢王”監國,人心大悅。

前文說過,在嚴苛的明藩王制度抑制下,被稱為所謂“賢王”的,不過是些沉溺於飲醇酒、親婦人的藩王而已。

所以,很多有識之士對此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時任工科都給事中李清就在《三垣筆記》記道:“南京已經丟失,國人均悔恨當初所擁立的人不是潞王。奉常官張希夏曾奉旨慰問潞王,與潞王有過接觸,對我說:‘潞王也不是什麽大賢人,不過中等層次的人才,我沒發現他比弘光好到哪兒去。’主政官葉國華也跟我說:‘潞王兩手的指甲長達六七寸,全部戴上竹筒精心保護;潞王曾經命令王府裏的內侍又命內到各郡各縣遍搜古董器皿。’廷尉倪胤培直語不諱:‘如果擁立的是潞王並以錢謙益為宰相,其支撐不起時局的情況和弘光、馬士英是沒有什麽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