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潞王監國(第2/2頁)

言下之意,朱常淓同朱由崧、錢謙益和馬士英都是同一級別的人物。

事實上,朱常淓比朱由崧差多了。

至少,朱由崧有自己的施政方針和一定策略,而且有擔當,不怕死。

朱常淓卻是個十足的膽小鬼,監國次日(六月初九日),就以割讓江南四郡為條件,派陳洪範去與清軍議和。

陳洪範在前年十月曾隨同左懋第去北京通好,已經投降了清朝,回到江南,一味鼓吹清軍勢大難敵,時時勸人降清,有“活秦檜”之稱。現在,又興沖沖地擔任議和大使的職務,乘坐懸掛著“奉使清朝”大旗的小船去向清方密商投降事宜。

多鐸沒把這“江南四郡”的小小籌碼放在眼裏,手腳不停,連收南直隸十四個府、州,兵鋒直摧杭州。

清軍來勢奇快,六月十一日,便進抵塘西。

馬士英感覺杭州守不住,躲入鄭鴻逵的兵船。哪料人算不如天算,方國安部下的軍卒正在四下尋找馬士英索要軍餉,將他從兵船上拖走。

阮大鋮、朱大典則從富陽乘舟遁往婺州。

總兵方國安和侄兒方元科原先率領兵馬護送弘光帝到蕪湖,丟失了弘光帝後,他們與阮大鋮、朱大典同到杭州,所部兵馬還有一萬余人,決意死守杭州。

但朱常淓聽說清軍已到了,腳肚子顫得沒法走路,連逃的勇氣也沒有了,哭著喊著要奉表降清,雖被方國安制止,卻在方軍與清軍鏖戰於湧金門下時,派人奉酒食犒勞清軍。

方軍上下,盡皆嘩然,無心再戰,紛紛渡錢塘江往東而去。

六月十四日,清軍由此輕松而下杭州。

在朱常汸的表率下,避居於浙東地區的明藩王及湖州、嘉興、紹興、寧波、嚴州等各府州官員紛紛納土降清。

明宗室中,躲在蕭山的周王、會稽的惠王、錢塘的崇王,都跟著朱常淓一同降清了。

朱常淓降清,雖說免使杭州百姓遭受類似揚州百姓的屠戮之禍,但也因為他的投降,使得殘明的抗清武裝一下子出現了大分裂,天下的紛爭更加劇烈及更加暗無天日。

當然,朱常淓的投降,也並未讓他免除一死,次年(公元1646年)五月,他和先他被擒的弘光帝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全部在北京被殺。

筆者特將現代詩人田間的一首詩獻給有朱常淓投降行為和思想的人: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的骨頭說,看,這是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