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唐魯之爭(第2/3頁)

張國維還拔劍威脅錢肅樂等人道:“從今以後,有誰再敢以‘和氣’二字替福建說話的,就先請他嘗嘗我張國維寶劍的滋味。”又說:“今日就算是請太祖高皇帝來坐評此事,唐魯之間的距離,可不只在八尺和一丈之間!”

隆武帝雖然飽受牢獄之災,但人情世故也並非一竅不通,知道單單空口白牙地許個諾就讓人家歸入隆武朝籍的難度太大,決定上點硬貨——一六四六年正月,隆武帝命都禦史陸清源攜帶白銀十萬兩前往浙東犒師。

並再一次以手敕強調說:“朕無子,王為皇太侄,朕有天下,終至於王。同心戮力,共拜孝陵。”

然而,已經鐵了心鬧獨立的魯監國部將卻將陸清源殺害了。

這、這……

隆武帝當場給氣翻了。

好,好你個朱以海,給臉不要臉是不是?你無情,休怪我無義!

隆武帝勃然大怒,揚言報復。

魯王迅速做出反應,命令張國維抽調義師,由自己親率前往浙閩邊界進行防禦,另委余煌為兵部尚書,接替張國維,總督江上之師,準備和隆武政權拼個你死我活。

魯監國軍隊中,有人高喊著“憑江數十萬眾,何難回戈相向”的口號。

唐魯兩大政權的這種敵對姿態無疑分散和削弱了江上的軍事力量,動搖了軍心,為江上潰敗埋下了禍根。

當然,唐魯之間的戰爭一時半會兒還打不起來。

隆武帝另外想了個狠的,即繞過魯王,直接給魯監國政權內的文官武將晉官封爵。

真別說,這一招,就把很多將魯監國政權的官員招攬入了福建。

魯王覺察了,針鋒相對,也派人來大挖隆武政權的墻腳。並且,把這墻腳挖到了隆武政權軍界第一號人物鄭芝龍的身上。

隆武帝聞訊大怒,將魯王派來策反鄭芝龍的裘兆錦、林必達等人囚禁。

魯監國上書索人,在書中對隆武帝只稱皇叔父,不稱陛下。

隆武帝同樣把前來送信的陳謙關了起來。

禦史錢邦芭密奏道:“陳謙是魯王的心腹,鄭芝龍的至交,今日如果不將他除去,以後一定會對我不利。”

於是,隆武派人將陳謙斬首。

從此,魯監國與隆武帝徹底進入了敵對狀態。

魯監國為了把正統的地位爭取過來,立志建功在隆武之前。

他除了沿錢塘江布防外,憋足了氣,準備收復杭州、再收復南京、祭拜孝陵,在海內樹立自己的威望。

一六四五年八月,魯監國向杭州組織了一次頗具聲勢的進攻,惜乎未能得手。

一次不行,再來!

十一月,魯監國晉封方國安為越國公、王之仁為興國公,並且築壇拜方國安為大將,節制諸軍,準備再攻杭州。

為了保證戰鬥的勝利,魯監國本人親自到錢塘江邊西興犒軍,每名士兵賞銀二錢,“責限過江,攻取杭城”。

其實,魯監國此舉是很不現實的,要知道,他所能倚仗的不過方國安和王之仁兩支軍隊,糧餉來源僅取於浙東一隅之地,未免勢單力弱,難以為繼。

魯監國也意識到自己力量孤弱的缺點,為了擴充隊伍,不惜以高官厚爵收買支持者,一時間,朝廷魚龍混雜,官職紊濫。

在這種並不切合實際政策的支撐下,魯監國再次集結起了一支號稱二十萬人的軍隊。

也許是刻意對外界顯示出自己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又也許是宗室王爺的紈絝氣味太濃,積習難改,在這樣一場大戰之前,魯監國居然在前線營地上調弄聲色,欣賞歌舞。

為此,李寄有《西施山戲占》詩戲謔雲:

魯國君臣燕雀娛,共言嘗膽事全無。

越王自愛看歌舞,不信西施肯獻吳。

塘江為邊界。守江諸將日夜置酒唱戲,歌聲響徹百余裏。當是時,余固知其必敗矣。

戰鬥的結果還真被李寄這張烏鴉嘴言中了。

二攻杭州,魯監國軍鎩羽而歸。

此戰,守城的清軍分三路出擊,俘獲明軍副將十一人,參將、遊擊、守備四十八人,斬殺及俘獲士兵無數。

經過這次慘敗,魯監國迅速蔫了,軍事戰略從進攻轉入了防禦。

其實,魯監國除了在生活作風上腐敗之外,還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說,在用人行政上,他唯人是用,無論是誰,只要肯跟著我朱以海幹,我朱以海就不會虧待你,一定重用。

這麽一來,魯監國政府的行政班子極其龐大,人浮於事,工作效率低下。

比如,魯監國的妻兄張國俊,活脫脫一個市儈小人,因為當眾表了忠心,得到了重用。但此人每天只知在朝中結黨營私、爭權納賄,擾亂朝政。

甚至,曾經有降清汙點,卻被裹挾進了魯監國隊伍的奸人謝三賓,自從和張國俊搞好了關系,得到了張國俊的援引,也出任了魯監國政權的大學士。